梁子湖畔,波光粼粼,武昌鱼跃,鲜味四溢。 梁子湖,这片被大自然眷顾的水域,孕育了无数鲜活的武昌鱼,也承载着鄂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鄂州市梁子湖生态旅游区,这一理念得到了生动的实践。近日,武汉工程大学听涛社会实践团·鄂州分队深入梁子湖生态旅游区,对武昌鱼产业进行了全面调研,探索这条传奇之鱼如何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跃”出新高度。
实践团一行赴梁子湖生态旅游区内的武昌鱼养殖基地,了解到梁子湖因其水质优良、饵料丰富,成为武昌鱼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近年来,鄂州市通过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和绿色发展理念,强化流域治理,大力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养殖尾水治理项目,通过种植水草、退垸还湖等措施,不断改善“武昌鱼母亲湖”的生态环境。
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在养殖技术方面,鄂州市建有全国唯一以鱼类命名的国家级原种场——湖北团头鲂(武昌鱼)原种场,承担团头鲂原种保种、培育、供种任务,年繁殖60亿尾鱼种,占全省的60%以上。通过引进海大集团水产育种中心落户鄂州,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培育了团头鲂新品种“华海1号”,该品种成为农业农村部主推的农业主导品种之一。在加工和销售方面,鄂州市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武昌鱼加工企业抢抓行业风口,发展中央厨房、预制菜等新业态。风干武昌鱼、豆豉武昌鱼、武昌鱼雕花剪纸、武昌鱼陶瓷等延链、补链、强链产品,满载“鄂州元素”“鄂州味道”飞向全国、游向世界。此外,鄂州市在武昌鱼产业链的拓展上持续发力,推动武昌鱼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鄂州市委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抓龙头、带龙身、摆龙尾,打造武昌鱼完整产业链,“游”出一条乡村振兴富民链,带动全市水产养殖多头并进,实现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飞跃。
实践团成员还品尝了当地的武昌鱼系列菜品,体验了鄂州菜系的独特风味。武昌鱼作为一种鲜美的鱼,历经千年烟火,渐渐汇聚成了“清蒸擅长、鲜香为本、融和四方”的鄂州菜系特色,做出了155道美味佳肴,赢得了“灵秀醉荆楚、鲜味看鄂州”的美誉。
通过本次调研,该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武昌鱼产业在鄂州市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到鄂州市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方面的成功经验,也感受到了鄂州市在推动武昌鱼产业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与创新举措。未来,听涛团队将持续关注鄂州市武昌鱼产业的发展,期待其继续焕发新的生机,成为鄂州市人民群众心中永远的生态乐土和幸福源泉。(通讯员:陈若、李晨如、刘欣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