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武汉农商行视频号)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卢岳)2024年底,因存在“贷款管理不尽职,信贷资金被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武汉农商行被监管处以罚款365万元。记者注意到,武汉农商行罚没支出大幅增加,2023年约1400多万元,较2022年的800多万元增逾70%。
涉贷违规被罚之外,武汉农商行光谷分行11.5亿元贷款被曝逾期。据悉,债务人曾被法院出具限制消费令,且其实控人新增多条被执行信息。今年1月,其所属集团重整投资方案“出炉”。
近年来,武汉农商行不良贷款率趋于走高,到2023年末上升至2.91%。此外,武汉农商行面临一定贷款行业及客户集中度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农商行原行长及董事长双双被查,均被指存在涉贷违法等行为。
11.5亿贷款逾期
2024年最后一天,武汉农商行收到百万级罚单。
12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武汉农商行被处以罚款365万元,原因是其存在“违规发放项目贷款;贷款管理不尽职,信贷资金被挪用;违规开展贷款重组;数据管理不到位”等主要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时任武汉农商行青山支行营业室经理陈某某被予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时任青山支行营业室客户经理唐某、硚口支行市场业务部大客户团队团队长邹某某、硚口支行风险控制部经理刘某则均被给予警告。
因涉贷违规被罚之余,记者注意到,同年12月24日,武汉天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盈投资“)发布公告称,主要子公司湖北天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天乾资管”)未能按期支付武汉农商行光谷分行贷款本金及利息。
(图源:天盈投资公告)
公告显示,上述银行贷款用于天乾资管不良资产经营项目,因投放项目资产规模较大,项目较为复杂,处置进度不及预期,导致天乾资管未能按期支付该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截至目前,天乾资管累计逾期本金约11.5亿元。
不仅如此,2025年1月6日,金元证券发布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称,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发行人天盈投资实际控制人艾路明新增多条被执行信息。此外,天盈投资持有的天乾资管股权约2.35亿元被法院冻结。
在金元证券看来,天盈投资实控人艾路明新增被执行信息、所持股权被司法冻结,对天盈投资构成重大不利影响,同时将加剧天盈投资的流动性紧张和偿债能力恶化。
上述事项或早有苗头。据悉,2024年9月底,天盈投资所隶属的当代集团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请。2025年1月15日,重整投资方案“出炉”,招商局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全资设立招商局生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暂定名),参与当代集团重整。
根据公告,如果当代集团后续重整程序得以顺利推进并实施,将有助于改善公司财务结构,化解债务危机等。不过,也可能存在因重整投资人筹措资金不到位等无法按照协议约定履行投资义务的风险等。
此外,因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天盈投资及天乾资管均曾被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天眼查显示,目前两家公司分别存在三条及一条历史限制消费令,发布日期主要在2024年下半年。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农商行原行长及董事长先后被查,两人均被指存在涉贷违法等问题。
2024年9月,据武汉市纪委监委通报,武汉农商行原董事长徐小建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经查,徐小建存在“靠贷吃贷、以贷谋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贷款融资、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等行为。
在此之前,武汉农商行原行长谌赞雄已于当年2月被查。经查,谌赞雄存在“滥用职权,违规出借大额资金;毫无纪法意识,胆大妄为,利用职权为相关企业在贷款融资等方面谋取利益,伙同他人通过虚增中介环节收取中介费等方式收受巨额财物”等行为。
罚没支出增逾70%
业绩方面,武汉农商行面临一定挑战。
据披露,2023年武汉农商行归母净利润约13.94亿元,同比上年的13.31亿元有所增长;营业收入则较上年的84.57亿元有所下滑,约81.51亿元。同期末,不良贷款率上升至2.91%,此前两年分别为2.68%、2.55%,呈走高态势;拨备覆盖率则由2021年、2022年末的190%多,大幅下降至158.20%。
(图源:武汉农商行2023年报)
武汉农商行营收下降的情况下净利润上升,或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降低拨备水平“反哺”利润。
在业内人士看来,拨备覆盖率既是银行利润的“蓄水池”,也是抵御风险的“安全垫”。拨备覆盖率下降,一般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银行加大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二是当增收压力较大时,减少拨备可以释放一定利润。
记者注意到,武汉农商行罚没支出大幅增加,导致营业外支出由约1350.03万元增加到约1760.13万元。财报显示,营业外支出包括罚没支出、捐赠支出、盘亏损失及其他。其中,罚没支出2022年约为825.26万元,2023年约为1429.58万元,增幅超70%。
(图源:武汉农商行2023年报)
此前,联合资信出具的武汉农商行2023年度跟踪评级报告指出,2022年,武汉农商行信贷资产规模保持增长,面临一定贷款行业和客户集中度风险,房地产业贷款占比超限。
报告显示:2022年末,武汉农商行前五大贷款行业为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制造业,占比分别为13.42%、13.00%、12.03%、8.62%和7.71%,合计占比54.78%。其中,房地产贷款(含住房按揭贷款)占比26.01%,住房按揭贷款占比12.59%。
另据财报:到2023年末,武汉农商行前五大贷款行业为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制造业,贷款占比分别为12.15%、11.71%、11.48%、11.33%、8.20%,合计占比54.87%,贷款行业集中度有所上升。
此外,截至2022年末,武汉农商行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分别为7.72%和61.39%。另据财报,到2023年末,武汉农商行(本行口径)资本净额约299.56亿元,前十名贷款客户贷款余额合计约186.54亿元,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仍超60%。
而根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对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净额的50%。
上市梦未圆
上述评级报告还指出,武汉农商行关联交易规模较大,需关注关联交易潜在风险。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武汉农商行单一关联方的授信集中度和对单一关联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在集团客户的授信集中度分别为4.43%和11.43%;全部关联方授信净额占资本净额的比重为46.21%,关联授信指标尚符合监管要求,但全部关联方授信净额占资本净额的比重处于较高水平。
《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其资本净额的50%。《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亦明确,全部关联度为全部关联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50%。
据财报披露,截至2023年末,武汉农商行全部关联度有所下降。全部关联方授信净额(扣除缴纳的保证金及质押的存单和国债金额后的余额)111.45亿元,占资本净额的比例为37.21%,单一关联方的授信集中度为4.69%,对单一关联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在集团客户的授信集中度为12.74%。
据梳理,武汉农商行2023年发生3笔重大关联交易,金额24.4亿元。其中两笔的关联方是武汉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贷款余额合计20.4亿元,关联集团是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武汉金控”);另一笔的关联方及关联集团均为武汉光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光谷金控”),贷款余额4亿元。
记者注意到,上述两大关联集团对武汉农商行的持股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武汉光谷金控为武汉农商行第一大股东,持有股份数约5.99亿股,持股占比9.98%。武汉金控则未出现在武汉农商行前十大股东行列中。
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湖北监管局发布批复称,同意武汉农商行增资扩股方案,定向募集股份不超过约7.71亿股。同意武汉金控、武汉光谷金控的股东资格。此次增资扩股后,武汉金控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武汉农商行约8.30亿股,武汉光谷金控持有约6.84亿股。
据了解,武汉金控、武汉光谷金控均为国有企业。在获国资增持前,2022年初,《湖北省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培育行业龙头金融机构,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引入合格战略投资者,推进湖北银行、汉口银行、武汉农商行等本土法人金融机构上市。
目前,湖北银行及汉口银行的上市申请分别已提交及获准,而武汉农商行IPO尚无公开的进展。事实上,武汉农商行早有上市构想。
据此前媒体报道,2009年9月,武汉农商行挂牌成立。甫一成立,武汉农商行原董事长刘必金便透露称:力争在5年内,实现“跨区域经营,引进战略投资者,更名为武汉银行,总资产翻一番,力争上市”的五大目标。
针对武汉农商行因涉贷违规被罚及贷款逾期等方面,记者向该行发去采访提纲,不过,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