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银行 房产 保险 财经 创投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武汉建强商业航天产业链 最快5天装配一颗卫星

湖北日报 2025-02-08 09:22:43

太阳翼展开系统。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许旷通讯员陈静李文婷

2月6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卫星产业园,全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现场一片繁忙。

我省“新春第一会”提出,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重点领域聚势突破、布局抢滩。近日,卫星产业园内新建的空间机电中心、科研配套保障中心、卫星测运控与应用中心项目全部竣工,园区已具备卫星核心部组件、单机产品自主研制和吨级以上大卫星总装集成测试的能力,可实现年产300颗平板构型卫星。这意味着,武汉卫星产业园已形成卫星全系统、全链路、全寿命周期的研制服务能力。

步入生产车间,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总体部工艺师梁琪和同事,在为卫星振动试验进行设备组装。车间另一侧,大年初四就赶回武汉的工作人员,正紧盯电脑屏幕,为卫星总装、集成调试做准备。

“依托卫星产业园小卫星生产线,总体部先后完成50余颗卫星的总装、集成、测试,整星研制时间大幅缩短,其中平板构型的卫星仅需5天即可完成全部装配工作。”空间工程总体部副主任工艺师陈超说,未来大批量卫星制造的200余项装配工序、20余项测试与试验均可在这里一站式高质量完成。

在商业航天产业链中,卫星测运控是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卫星发射后能否顺利执行既定任务。

“工作人员可以系统性管理和查看在轨运行的卫星数据,制定卫星的任务规划,完成相关的任务指令上传至卫星端。”在卫星测运控与应用中心,空间工程总体部算法工程师詹旭琛介绍,中心建成后,空间工程总体部将具备同时在轨管理200余颗卫星的测运控能力。

  责任编辑:江飞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