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华工正源高速率光模块制造车间,提前返岗的员工在生产、检测高速率光模块等关键产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魏铼通讯员俞智君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谢慧敏、刘洁)到2027年,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建成,重点产业领域全球创新策源影响力持续提升,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加速形成。2月6日上午,武汉市召开“新春第一会”,连续第4年聚焦科技创新,努力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2022年4月,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国家批准建设的第5个科技创新中心。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赋予武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重大使命,为武汉科技创新指明方向。这一年,武汉在全国和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持续提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中,位列第13位,比2021年上升12位。 会上发布《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实施方案(2025—2027年)》,围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6个方面,列出22项重点任务、96项具体事项,并逐一明确责任主体及完成时限。 其中,围绕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到202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50件。 围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制定加快科技企业培育、着力推动研发产业化、打造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矩阵等任务清单,明确到2027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15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0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2%,培育1家营收过千亿元、2家过500亿元的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形成1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方案还提出,要引领带动省域创新、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建设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到2027年,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际企业创新中心等各类科技合作平台载体50家。 “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攀登。”武汉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教人才优势是武汉最大的优势,武汉将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扎实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把武汉的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打造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