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卖身:一场精心设计的“保壳”手术
此次重组的核心目标其实很明确:“保壳”。以1元的价格将标的资产转让给上海泷临,这个 1元,不是象征,而是现实——这些资产已成包袱,负债累累,去化困难。根据中天和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截至评估基准日,标的资产评估价值约为-29.34亿元,与标的资产母公司报表净资产账面价值23.86亿元相比,评估减值53.2亿元,增值率-223.00%;与标的资产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资产账面价值-30.11亿元相比,评估增值7691.03万元,增值率2.55%。
根据交易所规定,若2025年末净资产仍为负,或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被强制退市。为扭转局面,南国置业通过剥离重资产、聚焦轻运营,试图在退市倒计时前完成财务“翻身”。重组后,公司资产总额将从207.44亿元骤降至11.05亿元,缩水逾94%,主营业务也将转向商业运营、物业管理与长租公寓。然而,新业务能否撑起一家上市公司,仍充满未知。
通过剥离亏损资产,南国置业有望实现:
净资产转正:剥离后备考净资产将从-17.53亿元转为正向;
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债务随资产转移,偿债压力缓解;
净利润改善:虽无实际盈利,但“甩包袱”带来账面利润;
现金流短暂回正:虽非经营性改善,但为转型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