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置业重组背后,是电建集团内部的一次战略重构。
电建地产继续承担重资产开发,而南国置业则转型轻资产运营,成为集团在资本市场的“城市运营平台”。这种“分工”看似清晰,实则暗藏矛盾。
事实上,电建地产自身也深陷泥潭:2023年亏损12.45亿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23.07亿元,2025年上半年仍在亏损。其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资金链承压。
它接手南国置业的开发业务,更多是出于“保壳”责任,而非战略协同。 当然,这也符合央企改革方向。
然而,一个自身难保的控股股东,能否真正支撑起一个轻资产上市平台?
尽管电建集团承诺将分阶段解决同业竞争,并给予南国置业业务优先权,但承诺是否能落地,何时能落地?投资者拭目以待。
南国置业的转型,是整个房地产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运营”的缩影。中交地产、华远地产、美的置业等纷纷剥离开发业务,聚焦轻资产。但是,转型成功者寥寥无几。轻资产的核心,不是“轻”,而是“运营能力”与“品牌价值”。
截至目前,南国置业的重组方案已进入实施阶段。而南国置业的“退市倒计时”仅剩数月。这1元,交易的不是资产,而是时间与希望。南国置业在电建集团的资源支持下是涅槃重生,还是黯然退场?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本文所引用素材均来自于*ST南置相关财务报告、交易所公告、相关研究报告、界面新闻、每日经济新闻、东方网、新浪财经等权威媒体公开报道以及其他公开信息,仅做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财熵凌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