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银行 房产 保险 财经 创投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湖北省博物馆重磅推出湖北通史展

为全面系统展示荆楚文明进程,伴随省博物馆北馆改造焕新,“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即将开放。展陈面积总计约4300平方米,展陈文物1.6万余件,约一半文物系首次展出。

12月26日,关闭近一年半的湖北省博物馆北馆焕然一新,即将面向公众开放。

12月26日,馆方组织媒体探馆。记者现场看到,展览以极目楚天为主标题,包括3个各自独立又前后承续的展览,分别为湖北古代文明、湖北近代风云、湖北现当代英杰。至此,省博与湖北日报联合评选出的“十大镇馆之宝”全部于展厅“出勤”。

2020年底,配合省博三期扩建工程,省博联合湖北日报开展评选活动,经235万余网友及10余名权威专家投票,“十大镇馆之宝”最终产生,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吸引超过2000万人次公众关注。“十大镇馆之宝”中,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曾侯乙尊盘、虎座鸟架鼓、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此前已在南馆各专题展展出,此次亮相北馆通史展及瓷器展的“镇馆之宝”有:郧县人头骨化石、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云梦睡虎地秦简及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此外,通史展还上新了黑夫家信木牍、针灸铜人立像、孙中山题“诚仁医院”、陈潭秋家书等众多不同时期的精品文物。

馆长张晓云表示,南馆专题展和北馆通史展优势互补,将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加凸显省博作为传承中华文明、弘扬荆楚文化的标志性窗口作用。

历时8年跨学科研究,试图揭示百万年前古人类模样

湖北省博物馆发布“郧县人”头骨化石复原像

▲12月26日,湖北省博物馆发布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复原像(左为1号,右为2号)。

“郧县人”1号(右)、2号头骨化石。

12月26日,湖北省博物馆发布了镇馆之宝“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的复原像。

记者现场看到,新发布的两个复原像,颧骨、鼻子、吻部都相对突出。参与过“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发掘工作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冯小波说,这些化石体现了早期人类的特点,经研究表明,“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女性,年龄25至45岁,距今约100万年;2号头骨化石,男性,年龄25至45岁,距今约100万年。

2017年6月,“湖北省郧县人头骨化石高精度扫描及相貌复原研究”工作正式启动,由湖北省博物馆、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组成多学科、多领域、跨专业的强大科研团队,开展了历时8年的艰辛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冯小波介绍,研究步骤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高精度扫描头骨化石和颅骨相貌复原。研究团队首先通过高精度工业级扫描仪,多次扫描“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科学、精准重建“郧县人”头骨化石模型;然后以颅骨为基础,以人体头面部的解剖学规律为依据,在颅骨模型影像上,借助雕塑、绘画和计算机图像等造型技术手段,塑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肤、毛发等细部,重建颅骨的生前面貌。

相关研究还认为,“郧县人”脑容量不小,甚至大于之后的北京人,可能与“郧县人”生活环境与饮食结构有关。冯小波说,“郧县人”生活的学堂梁子位于汉江左岸、曲远河汇入汉江的河口。当时气候属亚热带气候,这里位于森林边缘,有少量草原,有水量丰沛的汉江,对远古动物和古人类而言,可谓水草丰美的宜居之地。可以想象,汉江边的“郧县人”生活还算“比较滋润”。女性成员采集野果,男性成员到草原、森林打猎,鱼类、肉类等食物资源比较丰富,这也许就是“郧县人”脑容量相对较大的原因。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说,此次“郧县人”头骨化石相貌复原,集合了古人类学家、刑侦专家、三维复原专家、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是首次对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开展的科学的相貌复原工作,对古人类化石相貌复原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也是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一次生动实践。

据悉,1989年、1990年、2022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发掘出土3具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头骨化石,填补了古人类演化链条100万年时间节点的缺憾,为研究东亚直立人的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郧县人”头骨化石自亮相以来就震惊世界,两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登上美国《Discovery》杂志和英国《Nature》杂志。今年8月,“郧县人”被编入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冯小波表示,随着对“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的深入研究,相信对我国百万年人类史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化,也期待未来还会有更多“郧县人”的新发现。

  责任编辑:江飞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