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正文

1384.93元!5794亿市值!谁在助推寒武纪股价狂飙?

1384.93元!5794亿市值!谁在助推寒武纪股价狂飙?
2025-08-25 18:02:17

“1384.93元!5794亿市值!市盈率(TTM)高达4464倍!”当寒武纪-U(688256.SH)的股价在8月25日刷新历史纪录时,整个资本市场炸开了锅。这家以“人工智能芯片”为标签的科技企业,股价如同坐上了火箭,这么大市值的一家公司,仅一个多月时间便从500多元暴涨到近1400元。但狂欢背后,质疑声也愈发刺耳:“这究竟是科技新星的崛起,还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泡沫游戏?”

“中国AI芯片的希望”还是击鼓传花的“泡沫游戏”?

走进中小股民聚集的论坛和社交平台,两种声音正在激烈交锋。有人高呼“这是中国AI芯片的希望”,坚信寒武纪手握“颠覆性技术”,将在AI浪潮中重塑全球芯片格局;也有人指着财报上连年亏损的数字质问:“一个年年烧钱、至今未盈利的公司,凭什么撑起如此天文数字的市值?”市场的分歧,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

1384.93元!5794亿市值!谁在助推寒武纪股价狂飙?

拆开寒武纪的“科技外衣”,其核心逻辑其实并不复杂:这是一家专注于AI芯片研发的企业,产品覆盖云端、边缘端和终端,试图为人工智能时代提供“算力心脏”。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下,寒武纪被寄予厚望——当英伟达等国际巨头因种种限制无法完全满足中国市场时,寒武纪的芯片便成为了部分科技企业的“救命稻草”。

寒武纪的云端芯片在互联网大厂、服务器厂商中逐步渗透,边缘端产品也开始切入智能驾驶、工业AI等新赛道。一位不愿具名的互联网大厂工程师坦言:“寒武纪的芯片虽然性能不及英伟达,但胜在‘自主可控’,关键时刻能顶上,在某些场景下,它是‘唯一能用’的国产方案,这种稀缺性就是它的‘护城河’。”

然而,争议也一直如影随形。财报数据显示,寒武纪多年来持续亏损,从2017年到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约54亿元。与此同时,研发费用却一直居高不下,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高达209%、158%和91%。

当然,这种模式在科技圈并不罕见,特斯拉、亚马逊等众多科技公司都曾长期亏损,即便是当前市值高达4.3万亿美元的英伟达,此前也常年处于微利状态,但他们最终都通过技术突破实现逆袭。但寒武纪能否复制这一路径?一位资深半导体分析师指出:“AI芯片赛道是‘吞金兽’,寒武纪的体量对比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相比,仍显得极其微弱,持续的高投入需要强大的资金链支撑,而一旦技术迭代跟不上,就可能陷入‘越亏越投,越投越亏’的死循环。”

寒武纪的处境堪称“冰火两重天”

在AI芯片这片“星辰大海”中,寒武纪的处境堪称“冰火两重天”。一边是行业的黄金时代:全球AI浪潮席卷而来,大模型、自动驾驶、元宇宙等新场景对算力的需求近乎“贪婪”。AI芯片市场规模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狂奔,中国更是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寒武纪身处这片“星辰大海”,天然带着“未来想象力溢价”。寒武纪押注的“智能计算”赛道,被视为未来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某头部券商研报甚至断言:“谁掌握AI芯片,谁就掌握了数字时代的石油。寒武纪的筹码,赌的是中国科技突围的希望。”

 

1384.93元!5794亿市值!谁在助推寒武纪股价狂飙?

另一边,却是残酷的竞争红海。国际巨头英伟达凭借GPU构筑起超级“护城河”,国内华为海思、地平线等对手也在加速追赶。寒武纪的“破局点”在于其独特的芯片架构和“全栈式解决方案”——从芯片到软件,试图打造闭环生态。一位寒武纪前员工透露:“公司内部研发氛围很拼,经常为了一个技术难题通宵攻关,管理层也舍得在人才和设备上砸钱。”但这种“拼命式创新”能否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产品?目前仍存在不确定性。

关键词:寒武纪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