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正文

1384.93元!5794亿市值!谁在助推寒武纪股价狂飙?

1384.93元!5794亿市值!谁在助推寒武纪股价狂飙?
2025-08-25 18:02:17

  股价狂飙背后的两大推手:首次盈利和巨额订单传闻

 “寒武纪,终于赚钱了!”当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净利润3.55亿元时,市场一片沸腾。 翻开寒武纪的历史财报,亏损曾是挥之不去的标签。然而,今年一季报却画风突变:营收11.11亿,净利润3.55亿,毛利率超60%!这不仅是数字的逆袭,更是公司命运的转折点。

拆解财报,你会发现这一市场久盼的盈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营收结构蜕变:云端产品线扛起大旗,收入占比超90%,边缘端虽占比小但增速亮眼。其云端芯片在互联网巨头和服务器厂商中渗透率提升,边缘产品则切入智能驾驶、工业机器人等新赛道。这意味着公司押对了AI算力最饥渴的市场。

成本管控的“手术刀”:公司优化了成本结构,砍掉了部分低毛利业务,精简供应链,将资源聚焦在高附加值领域。同时,一季度研发费用虽然仍高达2.3亿,但和前些年相比,已经降低了很多,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更是降到了21%。这种“断臂求生”的勇气,换来了利润表上的转正。

然而,质疑声同样刺耳。有人翻出历史数据:“过去五年亏了超30亿,这次盈利能持续吗?”更有人指出,4000多倍市盈率(TTM)远超行业均值,股价中“泡沫的水分”肉眼可见。这种矛盾,让寒武纪的股价每天都在上演“信仰与怀疑”的拉锯战。

寒武纪的股价一路狂飙突进的另一个重要推手,便是市场传闻其拿下巨额载板订单、下半年业绩爆表,甚至全年将冲击百亿营收。

但是,寒武纪的紧急辟谣声明如同一盆冷水,明确泼向市场传闻:“关于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等信息均为不实消息。”但诡异的是,市场热情不减反增,股价的反应像被按下了“反常理”按钮——辟谣后非但不跌,反而加速上涨,市值直逼6000亿大关。

股民们在股吧里的表现令人咂舌:“管他真假,有故事就能涨!”“主力资金在借势拉升,赶紧上车!”这种“越否认越兴奋”的怪象,让人直呼“看不懂”。

一位资深股民表示:“这就像玩‘击鼓传花’,大家心里都清楚传言可能是假的,但谁也不认为自己会当最后一个接盘的。只要故事够性感,资金就敢往里冲。”市场的疯狂,早已超越了基本面的束缚,陷入一种近乎“赌徒式”的亢奋,上演了一场“谣言与股价齐飞”的荒诞剧。     

市场情绪、筹码博弈和预期炒作的产物

寒武纪股价的疯狂,不仅是基本面的反映,更是资本市场情绪、筹码博弈和预期炒作的产物。

虽然市值已经很高,但寒武纪的流通盘相对较小,且机构持股比例较高。这种结构容易引发资金“抱团炒作”。一位私募人士透露:“其实并不需要很多资金就能撬动股价,再加上AI概念的热度,很容易形成‘正反馈循环’——股价涨,吸引更多资金追涨,进一步推高股价。”

尽管寒武纪否认了当下的订单传言,但市场更在赌“未来的可能性”。AI芯片赛道的长期前景无人质疑,寒武纪作为头部企业,只要能在技术迭代中不掉队,未来拿到大订单并非完全不可能。

一位股民在股吧写道:“我现在买寒武纪,就像买了一张‘AI时代的彩票’,赌的是它成为中国的英伟达。”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感慨:“现在投AI芯片股,就像20年前投科技股,谁都不敢错过下一个‘微软’和‘苹果’。”这种情绪下,寒武纪被赋予了“国家科技战略破局者”的光环,任何利好消息都能点燃股价

与此同时, 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策,AI芯片均被列为“卡脖子”技术的攻关重点,寒武纪作为国产代表,享受着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多重扶持。这种“政策背书”虽未直接体现在财报中,却为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

关键词:寒武纪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