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南(右)和刘玉桥观察娃娃鱼。(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泽牧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秦发张泽牧郭启超 1月23日凌晨,海拔1700米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堡镇村,零星雪花飘落,三个黑影在峭壁中一边行进一边观望。 这是刘绍南、刘玉桥、刘海涛祖孙三人的身影。 山间的子夜,寒风凛冽。刘玉桥熟练地拿出温度计,测量起溪坑的水温,而后用网兜在水中捞出两条成体娃娃鱼。 “水温4℃,目测6到7尾,抽样两尾,全部为雄性,未发现卵带。”拿出纸笔记录完数据,三人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溪坑。 一段鬼故事,却是善意谎言 刘绍南今年73岁,是土生土长的长阳贺家坪人。“打小就听村里人讲,夜晚不要去山边的溪坑,那里有吃人的‘恶鬼’。”说起与这群深山小精灵的缘分,他记忆犹新:“夜晚能听到怪叫的怪声,小孩子们都很怕。” 十多岁时,冬天的一个夜晚,刘绍南来到这片山林为家中的骡马打水。“我举着火把走到溪坑边,借着火把昏黄的光,发现坑中黑影攒动。”刘绍南凑近一看,是一群长脚的“泥鳅”! 溪坑附近有很多枯树,猫头鹰在树上,觊觎着这群水中的“泥鳅”。“打完水刚转身,一声小孩子般凄厉的哭声,吓得我一个激灵。”一个黑影俯冲到水里,抓了条“泥鳅”盘旋而去。刘绍南来不及多想,挥舞着火把大声驱赶。 回到家后,刘绍南把所见所闻告诉了父亲彭学武。父亲说,这长了四只脚的“泥鳅”就是娃娃鱼,世代居住在这里,“之所以编造闹鬼的故事,就是为了不让外地人来捕捞它们。” “没有河流的滋养,这孤寂的山顶,怎会有娃娃鱼?”年少好奇的刘绍南,开始与这群神秘的小精灵交起朋友。 此后,晚上10点过后,刘绍南总会来到溪坑边。月光下,娃娃鱼在水中悠然游动,仿佛这是只属于它们和刘绍南的秘密世界。最多的时候,上百条娃娃鱼在这片溪坑中聚集,宛如一场精灵的盛会。 一场风波,坚定守护之心 1976年,刘玉桥出生。他还只是个稚嫩的孩童时,就跟着父亲刘绍南的脚步,来到溪坑边,给娃娃鱼投喂蝗虫、蚂蚱、跟头虫(蚊子幼虫)等食物。 “父亲说,这是咱山民的伴,一定要照顾好它们。”刘玉桥一直惦记在心。 1993年,刘玉桥中专毕业后,毅然回到大山,在附近工厂上班。只要稍有空闲,刘玉桥便迫不及待地奔向溪坑边,仔细记录娃娃鱼的点点滴滴。 村民们从不声张,但溪坑出娃娃鱼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2000年的一个夜晚,平静的溪坑边突然闯入几个外地人,他们手持渔具,试图捕捞娃娃鱼。正好被来喂养娃娃鱼的刘绍南父子撞见,两人一边大声喝止,一边上前阻拦。 “抓鱼又不犯法,凭啥不让抓?”“要抓这些娃娃鱼,全村人都不答应!”看到父子俩态度坚决,外地人悻悻而去。 风波过后,父子俩意识到,必须给娃娃鱼更周全的保护。先从弱小的着手,两人将几十粒娃娃鱼卵小心地捕捞起来,放在家中大盆里孵化、饲养。 后来,他们发现先孵化出的娃娃鱼会吃掉未孵化的卵。为阻止“惨剧”继续发生,父子俩把家里吃饭的碗都拿出来,一个碗里装一条,还从塘里捞稀泥放到碗里,模拟野外生长环境。 娃娃鱼长大后,父子俩将它们送回大自然,并买来监控器装在溪坑旁边。“哪怕我们在干农活,也能随时监控。”刘绍南说。 一条土路,“画出”温暖臂弯 这片溪坑附近有条山路,冬天都会结冰。2010年冬天起,撒盐化雪路线延伸到此。 除雪后的山路更安全了,刘玉桥却忧心忡忡。盐解冻后渗入水域,娃娃鱼生活环境受到影响。 次年春天,刘玉桥拿出种菜赚来的4000元钱,在路侧的小土坡旁,新修了一条土路,让撒盐车辆冬天避开溪坑。从此,这截弯弯的土路,成了冬日里娃娃鱼的温暖臂弯。 今年18岁的刘海涛,是刘家的第三代娃娃鱼“守护者”。 “我爷爷也是这群小鲵的爷爷,我爸就是它们的爸爸,我如今也成了它们的兄弟。”在武汉上大学的刘海涛,刚到寒假就迫不及待回家,晚上陪伴爷爷和父亲观测娃娃鱼。 “每年夏天,娃娃鱼就集体隐匿、不见踪迹。一进入11月,又悄然归来。”为了探寻娃娃鱼的秘密,刘海涛开始记录有关娃娃鱼的数据,拍下照片和视频。 有一次,刘海涛用照片在网上查询,结果吓了一跳,“这还不是一般的娃娃鱼!” 他赶紧找到野生动物管理部门核实,专家调查后确认——刘家人守候的这群“长脚的泥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小鲵,堪称珍贵的“生物活化石”,主要分布在宜昌。 听到这一消息,爷爷刘绍南却平静如常。“不管是什么动物,都是伴随着我们祖辈生活到现在,也是和我们一家人的缘分。咱祖孙三代约定,每天都要有人到溪坑里巡查,保护好这群深山精灵。”刘绍南对儿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