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松滋从鲜果到果汁、果脯、陈皮 一条柑橘产业链的亿元蝶变

松滋从鲜果到果汁、果脯、陈皮 一条柑橘产业链的亿元蝶变
2025-10-13 09:23:14 来源:湖北日报

近日,松滋市万家乡柑橘产业再结“硕果”。总投资3亿元的果愿松滋橘链智创产业园项目落户城东工业园,将布局推进柑橘“果肉制饮、果肉制脯、果皮制皮”,实现“吃干榨净”的全果利用。

此次项目落地,将推动万家柑橘开启“从花到果、从皮到渣”零废弃全链利用新路径,助力万家乡柑橘年产值迈上亿元台阶。

电商助力破解“卖难”困局

“今年形势很不错,特早柑橘能卖到1元每斤,最高能卖到2元每斤。”邓家铺村柑橘种植大户邹海峰看着自家种植的特早柑橘一筐接一筐地被装车销往全国各地,心里高兴不已。

万家乡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50年代,当地农户就自发在房前屋后开始种植柑橘。得益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全境丘陵的地形优势,产出的柑橘汁多爽口,味甜好吃。

“我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种植柑橘,最初只种了三四亩,单价不超过5毛。”邹海峰回忆,“后来又引进南丰蜜橘和温州蜜橘等品种,柑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盛产期年产量超万斤。”

从小户种植到品牌培育,该乡柑橘产业稳步壮大。如今全乡柑橘种植总面积达2.6万亩,产量达4万吨,年产值9000余万元,50亩以上柑橘种植大户达100户以上。柑橘产业已成为该乡主导产业。

可随着橘农增多,柑橘供大于求,卖不上好价钱。加上销售渠道单一,深加工能力不足,丰年期易出现滞销,农户种植柑橘的积极性颇受影响。

“为了打开销路,我们着力培育柑橘产销合作社、家庭农场、村级柑橘销售中心等8家市场主体,为柑橘销售兜底。”万家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杨启明介绍,该乡积极拓展电商带货新业态,建设电商物流服务平台3个,与4家物流公司签订协议。

据不完全统计,以“城乡兄弟”“社区左书记”“蜜橘是柑子”为代表的抖音主播将万家乡柑橘推向全国,柑橘销售额超过50万元,全年直播带货总额超100万元。“基本解决了全乡柑橘销售难题,确保柑橘大年不愁销,小年卖好价。”杨启明说。

品质提升筑牢产业根基

规模上去了,如何让柑橘产业“提质增效”?面对新课题,万家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直以来,万家乡以“温州蜜柑”“国庆一号”“兴津”“尾张”为主要品种。随着市场发展,该乡又先后引进了“大分四号”“世纪红”“红美人”等新品种,不断推进品种改良,提升竞争优势。2024年,该乡又从中柑所、省农科院等苗木基地引进43个高新品种开展试验种植,筛选出3个优质品种并完成350亩柑橘园“高接换种”,稳步实现柑橘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同时,万家乡还组织当地种植大户、种植能手到外地取经。万家乡邓家铺村党总支书记李明说,通过精细化管理,种植出来的柑橘产量相比之前高出近一倍。

“我们从全乡遴选55名‘乡土人才’,组建柑橘技术服务队,下乡开展培训、指导、托管服务,推广技改修剪、科学施肥和绿色植保技术。”杨启明介绍,目前,服务队已联系橘农1000余户,开展技术指导1800余次,面积达1.5万余亩。

产业链延伸激活“亿元动能”

在腰店子村,连绵起伏的山坡间,橘树成海,一座占地1300平方米的陈皮产业基地坐落于此,勾勒出柑橘产业“吃干榨净”的全果利用新图景。

近年来,万家乡启动陈皮产业项目。“我们选聘在外创业党员、松滋市丰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金雄为本村的荣誉书记,利用其资源为家乡招商引资。”腰店子村党总支书记朱治军说。

关键词:松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