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夏末入学季,枣阳市北城街道靳庄社区居民乔珍珍正为儿子准备着小学入学用品,心情格外轻松。“以前家长为孩子上学开证明,得跑好几趟,现在点几下手机就搞定了!”她笑着说。
月初,乔珍珍通过手机登录“枣事早办”综合服务平台,一键跳转到“枣阳无证明便民服务”小程序,按要求填写信息、提交申请。不到两分钟,手机提示——一份带有正式电子签章的居住证明已生成,存入她的手机。孩子入学的关键凭证,就此轻松搞定。
靳庄社区小产权房密集,这类住户的子女入学,按规定需提交居住证明以确认实际居住地址。往年,这纸证明让家长和社区干部都倍感压力。
过去,每逢入学季,靳庄社区居委会委员曹静的桌上总会堆满居住证明申请表。她曾因出差无法及时盖章,只能满怀愧疚地看着居民多跑几趟。
“群众跑断腿、干部干着急,这种局面必须改!”枣阳市依托“枣事早办”平台,创新上线“无证明便民服务”系统,为这类民生痛点提供了解决方案,并率先在北城街道办事处试点。如今,居民只需在平台上轻点几下,即可申请开具居住证明、政审证明等常用事项。
社区干部在线审批后,系统即时生成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电子证明。更便捷的是,办理水电气等业务时,系统还能自动调取电子身份证与不动产证照,彻底告别了纸质材料的反复提交。
截至8月15日,“枣事早办”已累计线上办理证明59份。曾经需要跑几趟才能拿到的证明,如今几分钟即可“云”上办结。
公章“走”上网,干群都松绑。“技术赋能的本质,是让群众省心、基层减负。”枣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余亚萍认为。
目前,“枣事早办”综合服务平台独创“一套表”系统覆盖全市村镇,基层干部填表时间从数小时压缩至几分钟;291项高频政务事项通过流程再造,累计精简材料832份,压缩办理时限2568天;将34项涉及多部门、多个事项同时办理的“一事联办”事项“打包”办理;创新集成DeepSeek大模型,提供智能导办与政策解读。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纸质证明”到“电子签章”,“枣事早办”以数字技术为政务服务做“减法”,为民生幸福做“加法”,减下去的是形式束缚,加上来的是民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