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量变到质变,武汉久久为功抓创新 ——大城奋进·武汉转型观察③

量变到质变,武汉久久为功抓创新 ——大城奋进·武汉转型观察③
2025-07-25 10:04:17 来源:大武汉客户端

创新不是一时之策,既需要时不我待,更需要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

从“稻米造血”到空芯光纤,从芯片突破到机器人产业集聚,一项项“慢功夫”赢得新突破。

面对技术迭代的风口浪尖,武汉坚持“锚定方向、久久为功”,以时间换空间、以定力换突破。

7月24日,九峰山实验室,研究员吴畅刚走出洁净室,顾不上吃饭,又投入会议。

由他们团队牵头研发的全国首个100nm氮化镓流片PDK平台,发布仅4个月,已吸引30多家企业合作。

这背后,是把开发周期压缩至1个月的加速度——白天实验、深夜演算,泡面当正餐,公式写满黑板。拼的是技术,更是定力。

自2021年成立之初,九峰山实验室就聚焦化合物半导体研究,目前实验室已聚集30多家创新企业,企业总估值超百亿,全球合作伙伴达570家。这是一条从0到1、从“冷门”到“热带雨林”的产业演进路径。

创新不是一次“闪击战”。技术从萌芽到落地,模式从试水到成熟,每一步都需要时间沉淀。光谷持续发布的“瞪羚精选”“潜力之星”名单,就是对长期主义的最好注解。

作为全国瞪羚培育先行者,光谷目前已培育1800多家瞪羚企业,诞生26家上市公司、8家独角兽。以系统性“选育链”——发现遴选、精准培育、资源链接的服务体系,构建出持续不断的创新供给。

政策亦在不断筑牢底座。武汉接连出台机器人、研发型企业培育等政策,将资源聚焦核心方向,鼓励企业反复迭代、不断打磨,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锚定目标、耐住寂寞,更多“技术突破”真正转化为“产业动能”,城市创新生生不息。

技术的潮流奔涌向前,跟跑者随时可能被甩出赛道,只有领跑者,才能定义方向。

不久前,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巴塞罗那展会上,一根中空的光纤吸引了全球目光——这根细如发丝、由长飞公司研发的空芯光纤,以全球最低衰减速度、大幅降低传输时延,直指AI时代智算网络的核心需求。

这不是偶然的惊艳亮相,而是一次水到渠成的沉潜积累。这一次,中国企业第一次站在下一代光通信赛道的最前沿。

“争第一也好,守第一也好,关键是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长飞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一语道破创新定力的关键——从“受制于人”的技术追随者,到“标准制定”的赛道引领者,靠的是一代代技术人对“久久为功”的笃信不疑。

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链条上深耕数十年,长飞从最初连一颗螺丝钉都依赖进口,到如今掌握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全部关键技术,主导或参与起草的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超300项,一根光纤里,藏着无数中国技术人的“韧”。

这份韧劲,让长飞在空芯光纤领域早早布局“商用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率先完成全球首个800G空芯光纤现网试验,迈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一步。

在“无人区”里开道,不止长飞一家,一批在汉企业,在各自赛道加速破圈。

关键词:武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