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湖北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奋力谱写长江大保护新篇章

湖北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奋力谱写长江大保护新篇章
2025-05-07 09:46:42 来源:湖北日报

一江碧水浩荡东流,人民群众幸福安康,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至美的图景,也是最深沉的情怀。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首次提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作为长江大保护的标志性工程,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而做出的重大决策。2021年1月1日开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全面禁捕。

奔涌6300公里的长江,横贯湖北1061公里。湖北,是长江十年禁渔主战场。

湖北省委、省政府始终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主动扛起生态大省政治担当,将长江十年禁渔纳入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举措。省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关于长江汉江湖北段实施禁捕的决定》,率先出台《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实施意见》。

湖北境内,1061公里长江干流、858公里汉江干流和83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实施禁捕,面积约1000万亩,居长江流域禁捕省份之首。

一路破浪前行,一路回升向好。长江十年禁渔走进半程,湖北取得阶段性成果——退捕渔民安定有序,符合条件的渔民就业、参保,实现“双100%”目标;禁捕秩序稳定向好,非法捕捞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长江监测鱼类较禁捕前大幅增加,“鱼翔浅底豚欢跃”频现荆楚。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眼下,在长江之畔,湖北坚决扛牢生态大省的政治责任,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加快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奋力谱写长江大保护新篇章。

从“人盯人防”到“数字联防”

湖北建立禁渔执法监管新常态

“那艘船出来了……开始电鱼了。”武汉渔政值守人员通过渔政天网系统发现江面异常,一条预警讯息同步上传。

武汉渔政、水上公安迅速调集人、车、船,一张围捕电鱼者的“大网”张开了。

冬夜,江面寒风凛冽,雾气弥漫,能见度几近为零。借助渔政“天眼”提供的红外“视线”,执法船只向违法电鱼船只围拢、收网。最终,3名非法捕捞者被当场抓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湖北禁渔干线长、面积大、任务重,“人海战术”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而智能“天眼”给禁渔执法监管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涉渔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武汉市升级“渔政天网”,统筹全市159个高点,将多种前沿感知设备、智能技术、平台系统全面打通,形成“全覆盖、可视化、立体式”的沿江视频监管体系,确保禁捕水域全景“看得清”,禁渔执法处置“说得清”,区域事件“查得清”。

“充分利用高清探头、红外监测、激光补光等先进技术,通过无人机空中巡查、重点补盲,辅以渔政船艇执法巡查,配备高倍电子望远镜、夜视仪等单兵手持装备,有效实现全天24小时执法监管。基于AI神经网络的视频分析算法,摄像头对疑似船只、违规垂钓、非法捕捞等行为进行自动识别、自动取证,有效解决了传统执法中夜间发现、取证、追踪、抓捕难等问题。”武汉市禁捕办负责人介绍。

仅用46秒,两名男子的非法垂钓行为,被宜昌市长江干流渔政在线指挥监控系统锁定;4秒内,宜昌市渔政监察支队收到平台推送的预警信息,执法人员随即出动。在宜昌,渔政部门运用湖北省第二大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点军区50P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超级电脑”的强大算力,在波澜壮阔的长江上跑出“超级速度”。据悉,宜昌市在232公里长江干流建立监控站点111个、雷达监测点位1个、光电联动监测点位2个,接入“宜昌市城市大脑”平台,实现对非法垂钓行为的智能识别、秒级预警、高效处置。

关键词:湖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