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家垅、狮子山堰塘的清风轻抚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当六片、七片、八片稻田里的千亩稻禾随风起舞,宛如绿色的波浪在翻涌;当枫树坡、炭家坡的翠竹在风中摇曳生姿,发出沙沙的声响,我深知,离别的时刻悄然临近。
我多想紧紧握住东港的双手,和你说一声再见,可眼泪却不听话地奔涌而出,流过脸颊,滴落在那1491个晨昏交织的往昔里,浸湿了我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我多想将东港拥入怀中,让时光就此停驻;我多想再次登上杨家岭、新球岭、猪婆岭,在那些熟悉的山峦上深情回望,将这最后的相聚化作永恒的画卷。可时光匆匆,不待我细细品味,便已悄然溜走。
当孟阳屋旁的葡萄园在晨曦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那夏黑、早甜、巨峰的葡萄如同珍珠般璀璨;当安置点前的火龙果棚在黄昏里绽放着娇艳的“霸王花”,如同微笑的少女;当世芳食品厂区飘出“嗦螺”、口味虾尾、瑶韵零食的诱人香气,我知道,离别已在眼前。
我多想再看一眼许家垅油茶山上那洁白的茶花,在秋风中摇曳生姿;我多想再拍一张夏家亭边夕阳西下的自己,那悠然漫步的身影;我多想再帮乡亲们挑一次粪、割一次草、插一次秧、劈一次柴,重温那熟悉的劳作,那质朴的情谊;我多想在村西的凤形山望望,在村东的西干渠走走,在村北的虎杖地瞅瞅,在村南的菜园溜溜。1491个日子怎够用啊,我多想还在这里与乡亲们继续奋斗。可灵乐山、石牛山、缺头山、杨家山的山风轻声呢喃,仿佛在说:“回去吧,家里的亲人们正翘首以盼!”
当翻开2021至2025年这五年的驻村纪实,330多万字的记录,是汗水的浇灌,更是深情的积淀:14座桥梁贯通,14条道路延展,200盏路灯点亮乡间,14个产业扎根,60多万斤葡萄与火龙果飘香,90头土猪欢腾……村民笑脸增多了,村集体腰包更鼓了,村道更宽了,广场更热闹了。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艾叶加工厂拔地而起,25次专家义诊温暖人心,还有6次省市台前发言,3份国家层面呈报,6面信任的锦旗,65篇报道的回响……这一切的背后,是各级领导、党员干部、战友、亲友,尤其是亲爱的东港父老乡亲们最坚实的托举!
无限感恩!感恩与东港这场相遇。纵有疫情、旱魃、冰霜的考验,忘了团圆节、误了体检假……但你们接过月饼、粽子、汤圆时那幸福的笑容,是这漫长坚守中最熨帖的回报。五年风雨,是泪水与墨水、汗水与泥水的交融,更是同心协力、从未放弃的写照!因为乡村振兴,我们有缘相识;因为相识,我们倍加珍惜;因为珍惜,我们从未言弃;因为不弃,我们收获惊喜:东港村村民们收入年年增长,村集体收入节节攀升,道路更宽,路灯更亮,广场更多,笑声更爽朗。
告别在即,万语千言道不尽感激。唯有把不舍,沁入柏树岭的清风;将深情,沉入雷公堰的波光;唯有在高高的扇叶山、凤形山,向着这片热土,致以最庄重的敬礼;唯有再去那片熟悉的艾草、黄精基地,俯身作别青青禾苗;唯有把心底的牵挂,系在村头那熟悉的身影上——我的父老乡亲们,我的包保户!
但,我们不哭泣!东港,你教会了我倾听大地的声音,锻造了坚忍的脊梁,更让我读懂了“感恩”二字的千钧重量。让这最后的相聚,化作字字句句诉说的情长。他日重逢,我们定要像从前一样,坐在屋檐下、坐在1组到19组的屋场里,一一回味,这些年,驻村中春夏秋冬的故事;慢慢细数,这些年,驻村中点点滴滴的细节。
轻轻地我要走了,我要悄悄地告诉你:江城吹来的和风,那一定是我的思念在轻抚你;东方升起的暖阳,那一定是党的光辉在沐浴你。轻轻地我要走了,我要悄悄地告诉你:炊烟升起,我在门口等你;夕阳西下,我在山边等你;叶子泛黄,我在树下等你;月儿弯弯,我在十五等你!轻轻地我要走了,我要悄悄地告诉你:细雨绵绵,我在伞下等你;流水成冰,我在河畔等你;葡萄熟透,我在江城等你;艾草飘香,我在梦里等你!
乡村振兴的号角,
悠悠在东港回响;
东港的青山绿水,
永远在我心中激荡!
再见了,我的东港!
再见了,我的第二故乡!
再见了,亲爱的父老乡亲!
道一声:保重!珍重!
【编后】
最美的风景在乡野
读这封信,清风拂过稻浪的沙沙声、葡萄园里的晶莹闪光、乡亲们接过粽子时的笑容、共同劳作时滴落的汗水,一一浮现眼前。
对陈军而言,1491个日夜,已不再是驻村总结中的时间记录,而是将根须深扎进泥土、将心血融入东港的生命印记。14座桥、200盏灯、60万斤鲜果的背后,是“驻”进心里的担当与“助”在实处的成效。
这封信,不仅是一位驻村干部的深情回望,更是千千万万投身乡村沃土奉献者的缩影。它让我们看见,最美的风景在乡野,最真的情感是奉献,广袤田野里生生不息的力量,蕴藏在与乡亲们同心奋斗的每一个平凡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