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公司 >

非遗技艺焕新"海味":鲁精海肠粉的守正创新之路

非遗技艺焕新"海味":鲁精海肠粉的守正创新之路
2025-06-10 16:33:44 来源:搜狐

在黄渤海交汇的烟台海域,一种形似肠管的海洋生物正书写着从渔家食材到非遗珍馐的传奇。2025年3月,"鲁精海肠粉制作技艺"正式列入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传承几百年又融合现代科技的海洋调味技艺,见证了烟台海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传统海味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

云图片

清晨的烟台开发区潮水镇,海长生物的工人们正在遵循古法进行海肠的初加工。"去内脏、盐搓洗、竹筛晾——这些工序在老渔民的记忆里存在了上百年。"公司非遗技艺传承人欧毓暄 手持木铲翻动海肠的动作,与当地老渔民如出一辙。但走进企业的标准化车间,传统技艺已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低温冻干设备将干燥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8小时,专利脱腥技术锁住鲜味的同时还能去除腥气,全封闭生产线让产能提升至传统晾晒的20倍。

云图片

这种"古法新作"的智慧,正是"鲁精海肠粉制作技艺"入选非遗的关键。评审专家指出:"该技艺既完整保留了清代《烟台海味志》记载的'三洗三晾'核心工艺,又通过科技创新解决了传统制作受天气制约、品质不稳定的痛点。"

云图片

回溯发展历程,海长生物的科研之路与非遗保护形成了奇妙共振,2017年,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海肠粉加工工艺首获烟台市科技进步奖,当时团队尚未意识到,他们在实验室攻克的技术难题——如何锁定海肠特有的鲜味物质结构,恰恰延续了渔民世代相传的"鲜味保存秘诀"。老渔民都知道,海肠晒到七分干时鲜味最浓。技术总监王亚超 展示着一组对比数据:通过光谱分析发现,这个经验节点恰好对应海肠蛋白质分解为呈味氨基酸的峰值最高点。基于这种发现,企业建立的"阶梯式干燥工艺"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使传统经验实现了数字化表达。

关键词:非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