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遇到溺水者如何施救呢?在游泳池遇见有人溺水,立刻大声呼叫救生员帮助施救。在户外发现有人溺水,要大声呼叫,寻求成人帮助,同时拨打110报警并联系120急救人员;不要直接跳下水或手拉手施救,避免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寻找救生圈、木板、竹竿、树枝等抛向溺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避免被拉入水中。
6.遇到溺水者如何正确施救呢,遇到有人溺水,施救时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避免盲目施救。在岸上可以通过“叫叫伸抛”法施救。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更多人的帮助;拨打110、119、120等报警求助;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树枝、木棍、竹竿等递给落水者;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空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帮助其漂浮待援。如果具备下水救援的条件,救援者要从背后接近溺水者,再托起他的身体,让头露出水面,侧游上岸。注意!千万不要从正面靠近溺水者。因为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可能会死死抓住任何东西。万一被抓住了,应该松手下沉,先离开溺水的人,然后再施救。
7.看到有人溺水怎么办?在岸上通过“叫拨伸抛”法施救,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更多人的帮助;拨打110、119、120等报警求助;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树枝、木棍、竹竿等递给落水者;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空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帮助其漂浮待援。如果具备下水救援的条件,救援者要从背后接近溺水者,再托起他的身体,让头露出水面,侧游上岸。
8.每年夏季,总有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悲剧发生。据统计,溺水已成我国儿童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死因,全国每年约有5.7万人溺亡,其中14岁以下的占比高达56.58%。在许多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河湖水塘等天然水域,部分家长对孩子看管力度弱,导致农村成为了儿童溺水重灾区。请记住:防止溺水的最好方式就是在野外水域、陌生水域一定别下水,如果意外发生溺水,一定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行正确施救。遇到溺水,如何正确施救呢?一旦发现溺水者,首先发现溺水者要及时将其救出水面,如果不懂水中施救的方法和现场的水情,可以利用旁边的工具,比如绳子和救生圈等东西救人,不要盲目救人。接着我们把溺水者救出水面后平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先清除口中、鼻子和咽喉里面淤泥或者水草等异物,确保呼吸畅通,这个时候它口鼻里面基本上都是水分,很有可能会阻碍到呼吸,一般我们就是让他恢复正常呼吸。最后,如果发现溺水者的呼吸较为微弱,就应该立即采取人工乎吸法,要是溺水者心跳停止了,说明情况非常危急,这个时候就需要反复有规律的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帮助恢复心跳,等将口鼻中的水吐出来之后基本上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9.暑期防溺水,务必要重视,没有安全措施的防护贸然下水是非常危险的,请大家一定注意!家长要告知孩子,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若遇同伴落水,切不可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人,而应大声呼救,让附近的大人来帮忙,这才是真正在帮助同伴。防溺水不仅仅是孩童需要注意的事,大人也切莫放松警惕。很多人以为只要会游泳,在水里就很安全,从而放松了警惕。实际上,在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游泳,可能会被水草缠住脚、碎石划破脚,或者陷入淤泥中,进而发生意外。而且一旦腿部抽筋、身体疲劳等,也可能导致溺水。同时,如果市民见到有人溺水,切不可贸然冲下水去救,第一步应大声向周围群众求助,尽快拨打“110”,若条件允许,通知附近的专业水上救生人员或消防人员。随后,寻找附近的竹竿或绳索等物品,递给淹溺者,“但要考虑自身力度能否将其拉上岸,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