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5月12日通报,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王国彪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行纪检监察组和山东省菏泽市监委的联合调查。
王国彪是农行体系内成长起来的“技术型干部”。2000年前后进入农行后,长期深耕深圳市场,2019年晋升为深圳分行副行长,2022年底升任党委副书记。其分管领域包括公司金融、风险管理、科创金融等核心业务,尤其在数字人民币推广和科创企业服务中表现活跃。2023年,他主导的“千帆企航”科创金融服务品牌曾获行业奖项,服务覆盖深圳超75%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然而,或许正是这些掌握信贷审批、资源分配的实权岗位,成为其涉嫌“靠贷吃贷”“利益输送”的温床。尽管公开报道未披露具体问题,但结合其分管领域及农行深圳分行近年罚单,可窥见风险端倪——2022年9月,该行因经营性物业贷款、城市更新贷款“三查不尽职”等问题被深圳银保监局罚款180万元。
王国彪的落马并非孤例。自2024年10月以来,该行已有原行长许锡龙、原巡视员傅思伟、办公室调研员许文坤三名高管被查,形成“塌方式腐败”样本。其中,许锡龙作为“一把手”曾因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滑坡事故被追责,暴露金融与地方项目交织的腐败链条;傅思伟则涉及信贷管理违规问题。
此次调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行纪检监察组与山东省菏泽市监委联合开展,采用“异地用警”模式。这种机制旨在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避免“熟人社会”干扰办案,凸显金融反腐的独立性与专业性。
王国彪的案例再次警示:金融反腐没有“旁观席”,无论是前台业务精英还是后台管理者,只要触碰红线,终将难逃法网。随着中央巡视组对金融系统的持续“体检”,更多深水区的腐败问题或将浮出水面。
(本文案例均引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及最高人民法院公开通报等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