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正文

九州通豪掷6.7亿拟入主ST美谷:医美赛道扩张背后的机遇与隐忧

九州通豪掷6.7亿拟入主ST美谷:医美赛道扩张背后的机遇与隐忧
2025-04-25 11:14:38

4月23日晚间,一则公告搅动资本市场。医药流通龙头九州通(600998.SH)宣布其子公司斥资6.73亿元参与医美企业ST美谷(000615.SZ)重整,拟取得后者3.6亿股转增股票。若交易完成,九州通将晋升ST美谷控股股东。然而,资本市场对此反应谨慎:次日九州通股价微跌1.02%,ST美谷更是24日、25日连续两天开盘跌停。这场看似强强联合的资本运作背后,折射出行业转型阵痛与整合隐忧。

ST美谷的债务泥潭

ST美谷前身为地产公司京汉股份,2020年转型医美后曾股价暴涨,但受原地产板块债务拖累,近年深陷亏损。2020-2023年累计亏损超24亿元,2024年预计净亏损3.2亿至4.5亿元,债务逾期金额达3.25亿元,多起诉讼致其银行账户被冻结。2024年底,法院启动预重整程序,吸引40家意向投资人竞标,最终九州通与财政部旗下企业胜出。根据重整协议,转增股票作价1.87元/股,较ST美谷前收盘价折价约42%,看似“白菜价”却隐含风险:接盘方需承担债务重组、业务整合及退市风险。

九州通的医美野心

作为年营收超千亿元的医药流通巨头,九州通近年加速布局高毛利赛道。2016年即参股爱美客,2021年成立医美事业部,2023年医美业务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103%,覆盖超1万家医美机构。此次收购瞄准的ST美谷,前身为京汉股份,2021年转型医美后通过收购医美机构奥若拉、投资胶原蛋白企业等动作切入赛道,虽因疫情及管理问题业绩亏损,但积累了渠道资源。此次拟投资ST美谷,意在整合后者旗下杭州连天美等医美医院资源,延伸供应链至终端服务,形成“产品+渠道+服务”闭环。九州通在公告中直言,此举旨在“快速获取医美产业资源,完善健康产业布局”。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4500亿元,轻医美项目占比超55%,且Z世代和男性消费者需求激增。医美行业监管趋严淘汰中小机构,头部企业受益于合规化趋势。九州通看中ST美谷在医美服务领域的布局(2024年上半年医美收入占比58.8%),可与其医药供应链优势互补,拓展To C端业务。九州通通过重整低价获取ST美谷资产(受让价1.87元/股,仅为市价3.4元的55%),若重整成功,有望以较低成本切入医美服务赛道,提升估值。

估值争议与整合难题

尽管九州通强调“战略协同”,但市场对其6.73亿元投资合理性存疑。以ST美谷当前27亿元市值计算,交易完成后九州通持股比例约13.3%,需在短期内扭转其亏损局面。参考同类案例,朗姿股份(002612.SZ)2016年收购医美机构米兰柏羽等品牌后,花费5年时间才实现医美板块盈利。而九州通缺乏医疗产业运营经验,能否驾驭医美渠道与上游研发的重资产模式仍是未知数。

医美行业正面临强监管与洗牌。2023年国家药监局新规严控医美广告,叠加消费复苏不及预期,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即便九州通成功注入资金,ST美谷旗下奥若拉医美机构2021年净利润已现亏损,如何应对行业变局考验管理能力。

谁的机遇,谁的风险?

对九州通:第二增长曲线的机会与挑战。短期看,此次投资可能拖累利润表现。九州通2022年净利润20.9亿元,6.73亿元投资相当于其年利润的32%。长期则需观察协同效应:若能将自身387家零售药店与医美服务结合,或可打造“医药+医美”闭环。但若整合不力,可能重蹈苏宁环球(000718.SZ)覆辙——后者2016年斥资50亿元转型医美,至今未形成规模优势。

对ST美谷:资本输血能否救赎?九州通入主或带来资金与渠道资源。6.73亿元注资可缓解债务压力,九州通的供应链和数字化能力或助其降低采购成本、提升运营效率。若协同效应落地,ST美谷或从“亏损壳资源”转型为医美服务龙头,但债务重组、资产剥离耗时漫长,需解决历史债务和业务整合难题。参考海航集团破产重整案例,战略投资者需平均投入3-5年完成业务调整。ST美谷若无法在2024年实现净资产转正,仍面临退市风险。

关键词:九州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