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牵头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的支持下,湖北光谷实验室在湖北首创“全时聘任”遴选引才机制——华科大在编教职工的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全时在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由实验室负责管理、考核和发酬。实验室构建了首席科学家挂帅、全职全时科研骨干攻关、专职工程师团队及工程硕博士为主的联合科研攻关队伍,全职全时人员队伍达97人,固定人员近300人。王俊亚就是光谷实验室采用“全时聘任”机制引进的项目领头人之一。
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湖北念好“引育留用”四字诀,激发人才活力,真正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在位于十堰市茅箭区的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里,一辆辆新能源智控环保渣土车下线。“我的工作是把更多驰田的好产品销到国外。”35岁的肖均阳是驰田公司外贸主管,正与团队积极拓展外贸订单的他,几个月前还远在新西兰从事相关工作。“今年初,我在公众号上得知茅箭区以‘事业编企业用’方式引进人才,当即投递了简历,通过企业、政府组织的面试后,6月份正式入职驰田公司。”肖均阳说。
为破解辖区企业引才难题,茅箭区探索实施“事业编企业用”机制,调剂全区事业编制30个,人才引进后在企业工作3年,服务期内纳入事业编制备案管理,企业为引进的人才发放薪酬、缴纳“五险一金”。工作满3年后,可在民营企业工作,也可选择到相应事业编岗位工作。今年6月,首批19名引进人才以事业编的身份入职8家茅箭区重点民营企业。
据了解,湖北实施战略科技人才引领、青年拔尖人才成长、卓越工程师集聚、工匠培育“四大专项”,推进科技创新人才“扬帆”行动、“楚天英才计划”“博士后人才倍增计划”,推行高层次人才“举荐制”,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湖北全力打造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湖北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自主立项课题50%以上由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纲。
历史上,荆楚大地上有过“惟楚有材”的骄傲,也有过“楚材晋用”的遗憾。而今,湖北以“楚人爱才”书写“人才兴鄂”,人才释放出的动能,正驱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