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之滨到光谷科创走廊,会展经济如同城市递向世界的请柬,让武汉的开放活力与创新基因在聚光灯下璀璨绽放,持续刷新着“国际会客厅”的城市形象。
■一业带百业,乘数效应突出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名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能够带动国际贸易、文旅业、交通业、餐饮业、酒店业和广告业等诸多行业的综合发展。
在持续加快建设“国家会展中心城市”名片的过程中,武汉会展为企业带来机遇,给消费者带来惊喜,不断积蓄着城市持续发展动能。
位于汉阳区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涵盖展馆、会议中心、洲际酒店等多个功能区域。“开年以来,我们一直都很忙。”武汉国博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1至4月,中心已承接了展会活动102场,相较去年显著增长,“多个行业内标杆展会在这里举办,整体展览规模持续扩大。”
业界测算表明,展览场馆每1元收入可带动9元的相关社会收入。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武汉国博中心核心配套酒店群入住率同比提升近10%,旗下两家主要酒店营收均突破千万元量级,其中洲际酒店营收同比增长超20%。此外,密集的会展活动有效拉动了餐饮、交通、文旅等相关行业领域的业务增长,形成良好的产业联动效应。
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现场热闹非凡。
各类会展活动促进合作成效好,拉动行业内经济循环。4月举办的2025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16个重点项目在现场集中签约,签约金额达396.6亿元;同月举办的第三届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上,300多家企业现场签约项目金额过百亿元,其中不乏美国、比利时、奥地利等国的领军企业。这些行业龙头展会,将为武汉带来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
“我们每年有近六成的客户来自会展现场。”武汉华泰数码电子负责人陆卫华说,自己从业近10年来,每年都要参加在汉举办的中国广告技术与设备展览会,“通过展会拓展客户渠道,我们卖出打印设备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迎来了‘开门红’。”
新形势下,会展业亦有新机遇。如何以展会为平台,更大力度发挥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是今年武汉会展业的新探索。
今年1月,武汉市会展业协会、武汉市旅游协会、武汉酒店行业协会、武汉餐饮业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首个商文旅展联合体,将联合推出酒店餐饮标准化和定制化套餐,为参展人员观展提供便利。武汉市旅游协会还开发了一体化武汉会展服务平台“展游通”小程序,方便参展参会人员便捷获取消费场景体验方式。
武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市会展业促进部门,将以国际专业性品牌展会为窗口,联动本土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一个展会激活一条产业链”的倍增效应。
■做优会展营商环境,提升招展竞争力
会展活动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高能级的展会需要高水平的增值服务相匹配,城市招展引会的核心竞争力是要不断提升参展参会“投资回报率”。由此,武汉会展服务也在向着更高水平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