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汉襄宜“金三角”铸就支点湖北牢固底盘

汉襄宜“金三角”铸就支点湖北牢固底盘
2025-11-27 09:42:00 来源:湖北日报

池汝安的另一个身份,是武汉工程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稀土矿物加工和化工分离工作。

作为湖北十大实验室之一,三峡实验室于2021年成立,由兴发集团联合武汉工程大学等多所高校院所共建。

成立3年多来,三峡实验室持续带动宜昌化工产业升级,电子化学品专区总规模由2021年的9万吨提升至目前的37.8万吨;推动兴发集团携手万华化学在宜昌布局精细磷化工、有机硅材料等产业,并成功引进东方雨虹、江苏新亚强、四川思特瑞、深圳正安等多家企业落户湖北。

和池汝安一样过着双城生活的,还有湖北隆中实验室执行主任戴福祥。这个由武汉理工大学与襄阳市政府共建的实验室,已推进两项成果在襄阳转化,吸引投资超过100亿元。“我们明显感觉到,湖北的区域联动越来越频繁。”戴福祥感慨。

产业集群点亮联动发展新希望

11月25日,楚能新能源襄阳70GWh锂电池项目工地上,强夯机的重击声与桩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300多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开展作业。这座总投资220亿元年产能70GWh的“超级工厂”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成立仅4年的楚能新能源,已在孝感、武汉、宜昌、襄阳接连落子,目前有效产能达到110GWh。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信心满满:“随着襄阳70GWh项目开工、宜昌一期65GWh产能全面释放及二期80GWh项目在建,这些‘超级工厂’将通过规模化、智能化来锻造极致的成本与效率优势,提升中国电池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刚完成了突尼斯和斯里兰卡的订单,又接到了摩洛哥和埃及的订单。”11月19日上午,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襄阳工厂一片繁忙景象。截至目前,东风纳米01新能源汽车已出口5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量突破2.4万辆。

针对各国市场需求差异,东风纳米01正进行适应性改进:在欧洲市场升级充电接口、多语言智能座舱等,满足欧洲用户对空间效率与驾驶体验的平衡需求;为挪威市场定制电池保温系统,确保零下20℃环境下续航稳定;针对捷克市场,引入方向盘加热与热泵空调等冬季选装包,销量稳居细分市场前列;针对以色列市场,开发出强化隔热天幕与希伯来语智能语音系统。

楚能新能源、东风纳米01角逐全球市场的雄心壮志背后,正是汉襄宜“金三角”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强劲底气。

武汉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带着核心技术,与襄阳的汽车电子企业联手攻关车规级芯片;宜昌的磷化工产业将精制磷酸通过长江水道运抵荆门,成为新能源电池的关键原料;襄阳的电池材料研发成果,顺着高铁线路直达十堰的储能装备工厂……

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正催生出一个个世界级产业集群——武汉光电子信息、“宜荆荆”磷化工、“荆襄宜十”绿色循环电池等产业集群,不断点亮着荆楚大地联动发展的新希望。

(责任编辑:中华网湖北01)
关键词:湖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