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起势大武汉 雄心向未来

起势大武汉 雄心向未来
2025-11-24 09:38:06 来源:湖北日报

“四不像”机构武创院,灵活的机制如同催化剂。3年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蛋白质工程之父”艾伦·费尔斯特等1000多名高端人才加入武创院“朋友圈”,孵化31家专业研究所、57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

江城实验室悄然改写着国产集成电路的命运。“不仅要‘钱变纸’,更要‘纸变钱’。”实验室主任杨道虹介绍,这里已建成国内领先的12英寸中试平台,建设中的先进封装二期中试平台及产业基地,有望引领全球半导体新风向。

长江存储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与武汉大学共建博士后工作站,推动光谷建设千亿存储器产业创新街区,打造世界存储之都。

科技硬实力提升城市“大”功能。越来越多的“根技术”,滋养出郁郁苍苍的产业生态,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势见效,带动中部、辐射全国、链接全球。

“十四五”期间,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8000多家增长到16000多家,每万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71家,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

一座城市的创造力,自此也被系统性地重新激活。枝繁叶茂,凤自来栖。武汉每年留下大学生逾30万人,连续多年实现人才净流入。

投资武汉就是投资未来。鸿蒙、东软等“科创大脑”竞相落子,采埃孚、德勤等世界500强纷纷追投,“二期”“三期”现象蔚然成风。

武汉之大,大在规模

一度靠大建设快速进位的这座超大城市,

正在开启一场深刻的自我进化,

通过改革增发展内涵、提城市品质

11月中旬,硚口区皮子街。脚手架林立,工人们忙碌穿梭。

这里曾是南洋1916烟厂、康成酒厂的老厂房。法式、苏式建筑静立多年。今年4月,一场焕新之旅开启。央企、区属国企、民企联手投资3亿元改造,街区居民还筹集70多万元加装电梯。

年底,这里将变身文创工坊与潮流街区,历史痕迹被保留,功能被激活,红砖墙内上演“点石成金”。

过去,城市竞争往往围绕地盘大小、人口多寡来展开。武汉地理面积8500多平方公里,约等于4个东京、5个伦敦、11个纽约、80个巴黎,城市规模堪称“超大”。

现在,中国的城镇化率已提高到67%,特别是随着人口增速降低、老龄化加剧,“摊大饼”式扩张难有可持续性。一度在大建设中实现争先进位的大武汉,新动能从何而来?

答案,就藏在一条条老街、一栋栋老厂房的更新蝶变里。

位于武昌区的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龙门吊诉说着它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过往,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中部基地在内的80余家金融机构在此聚集,工业遗产成了金融高地。

拥有70年历史的武汉冶金设备制造厂,经武钢集团与洪山区联手,正打造成“武钢云谷·606”工业风园区。懂车帝、攀岩馆、露营装备中心等40家企业入驻。每到周末,园区咖啡馆“一座难求”。

长江二桥江岸区桥头,闲置近20年的国宾酒店被改造成高端康养综合体,引进湖北文旅集团运营。今年10月正式开业前,一期项目100多个床位已被预订一空。“沉睡”资产精准切入银发经济蓝海,瞬间盘活。

相对城市扩张,城市更新必须破解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等深层难题:钱从哪来?人到哪里去?手续怎么办?

武汉的答案坚定有力:改革。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民参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让存量空间产生最大效益。

从“百年里份”延庆里焕新启幕,到汉正街新安九如片区的“留根铸魂”,再到汉阳武汉卷烟厂的综合转型,武汉正以小而美的精细化手术,让新一轮城市更新的“魔法”,在三镇各个角落发生。

关键词:武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