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多式联运堵点
让湖北餐桌拥有更多物美价廉的全球好物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最近几年,提到湖北的国际运输通道,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花湖国际机场、中欧班列(武汉)、阳逻港。在您看来,花湖国际机场等国际运输通道相互之间如何更好分工与衔接?未来这些国际运输通道的衔接,还会给湖北企业、湖北老百姓带来哪些红利?
崔凡:虽然海运占据国际贸易运输的绝大部分,但我们也看到,航空货运、亚欧大陆铁路运输、内河水运以及与之相关的江海联运、铁水联运、铁海联运都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运输方式,这是外贸业务新业态发展以及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提升带来的必然现象。
花湖国际机场、中欧班列(武汉)与阳逻港可以依托湖北区位优势,构建“空铁水”协同网络。花湖国际机场聚焦高时效全球货运,通过“空公联运”衔接周边城市集货,发挥“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时效优势;中欧班列(武汉)以陆路骨干贯通欧亚,依托阳逻港“铁水联运”枢纽实现长江水道与铁路无缝衔接,拓展“中欧班列+汉亚直航”等跨国中转通道;阳逻港则强化水运节点功能,通过“一单制”模式降低中转成本,承接东部沿海货源转移。三通道以基础设施互联和政策协同为支撑,形成“空铁水公”多式联运体系,必将推动湖北从通道节点升级为全球物流网络的核心枢纽。
湖北依托“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构建的全球物流网络,将持续释放三重发展红利:其一,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显著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物流依赖型、时效需求型企业落户湖北,推动湖北产业优化升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其二,实现挪威三文鱼等生鲜产品运输时效显著压缩,价格更具竞争力,推动民生消费提质扩容,让老百姓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全球好物;其三,多式联运数字化平台赋能“一单制”通关,强化湖北作为中部开放门户的辐射能力,为区域经济能级跃升注入新动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胡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