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武汉都市圈要在长江中游城市群担当“中心”作为

武汉都市圈要在长江中游城市群担当“中心”作为
2025-11-06 09:53:51 来源:湖北日报

五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联动。强调“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三省要协同制定地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共同建立部分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财政支出跨区域结转机制;落实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联手维护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继续联合为三省在珠三角地区务工人员提供维权支持;推动三省间社会保险关系顺畅转移接续、养老金领取资格核查互认,逐步放宽放开居民在常住地或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将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纳入城镇公租房保障范围。促进教育、医疗、文化方面的联动发展,如支持三省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完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和双向转诊合作机制,建设以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等。

六是推进对外开放联动。整合武汉、长沙、南昌等的中欧班列资源,将“中欧”班列建成中三角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载体,并加强口岸监管平台和通关一体化建设。同时,打造对外开放高层次平台和交流合作平台。加快湖北、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规范发展对外投资合作,共同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要把“跨三省”的距离变成“同村人”的便利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会给三省老百姓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秦尊文: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主要体现在日常出行、生活便利、就业增收、环境改善等多个高频生活场景中。

一是跨城“像串门”,交通更快捷。城市群内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成为现实,比如武汉到长沙、南昌高铁最快1个多小时可达,周边地市(如鄂州、黄石到武汉,株洲、湘潭到长沙)通勤时间进一步压缩。无论是跨城上班、走亲访友还是旅游,都像在“都市圈里转”,不用再为长途奔波发愁。

二是少跑冤枉路,办事更便捷。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在武汉交公积金,能在长沙、南昌买房用;在长沙缴存,也能在武汉申请贷款,解决了跨城就业者的买房痛点。旅游一卡通“通玩三省”:联合发行的旅游卡能覆盖武汉黄鹤楼、长沙岳麓山、南昌滕王阁等核心景点,一次办卡、三省通用,省钱又方便。教育、医疗等资源逐步协同(如湘鄂赣三甲医院远程会诊、高校联合培养),不用再为看专家、找好学校“跨城搬家”。

三是产业升级带来“好工作”,收入更可观。城市群聚焦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武汉的“光芯屏端网”、长沙的工程机械、南昌的新能源)打造中高端产业集群,不仅能吸纳更多本地劳动力就业,还能提供更高薪、更稳定的岗位(比如武汉光谷的半导体工程师、长沙经开区的智能装备研发岗)。加上经济总量增长,人均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

四是生态环境改善,生活更舒服。长江、鄱阳湖、洞庭湖等流域的水质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比如武汉的江滩公园、长沙的湘江风光带、南昌的赣江两岸,都成了老百姓日常休闲的“绿色客厅”,呼吸更畅、环境更美。

五是城镇化提质,县城乡村更兴旺。目前三省平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近65%,县城和乡镇的基础设施(如道路、学校、医院)也跟着升级。比如湖北汉川、湖南醴陵、江西高安等县市,通过对接都市圈产业转移,不仅有了更多工厂和商业综合体,还能享受到和大城市差不多的快递、外卖、影院等服务,不用再“挤去省会”才能过“现代生活”。

总的来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就是让老百姓“出行更顺、办事更易、挣钱更多、玩得更爽、住得更好”——把“跨三省”的距离变成“同村人”的便利。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谢慧敏)

(责任编辑:中华网湖北01)
关键词:武汉都市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