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 湖北加快把科创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 湖北加快把科创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2025-11-05 08:29:42 来源:湖北日报

编者按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北考察,明确了湖北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湖北发展的宏伟蓝图。一年来,湖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顶压前行、攻坚克难,发展曲线昂扬向上。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践行嘱托一年间》,全面反映一年来荆楚大地“奋勇争先、建成支点、谱写新篇”的生动实践,凝聚奋楫扬帆、再创佳绩的磅礴力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宇

秋日荆楚,捷报频传。在武汉光谷问世的全球首个“稻米造血”技术,成为“重组人白蛋白第一股”;从湖北实验室诞生的我国首台原子量子计算机“汉原一号”投入商业化应用,并成功出海。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北考察,殷切嘱托言犹在耳: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这份厚望,如春雷激荡,似战鼓催征。

牢记嘱托,奋楫争先,荆楚大地创新潮涌。从实验室的原始创新到生产线的产业化应用,从传统产业智慧焕新到未来产业全面起势,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下,湖北正朝着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稳步迈进。

夯实科技创新家底

一批“首款首次首创”成果涌现

在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科研团队成功实现71.36特斯拉平顶脉冲磁场,刷新世界纪录;

在高端芯片领域,多层三维闪存芯片成功研发并实现量产,书写从落后到赶超的逆袭;

人工智能浪潮中,全球首款国产化深度推理大模型——紫东太初4.0版本迈向通用多模态推理新阶段,在多项关键能力上实现对国际前沿模型的超越;

一批“首款首次首创”成果在荆楚大地竞相涌现,关键在于湖北正将雄厚的科创优势,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科技创新是湖北的最大优势、金字招牌。湖北拥有82位院士、41.5万名研发人员、1121万技能人才、132所高校、超200万在校大学生。

2024年11月在湖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这一年,湖北全力加强科技力量布局,科技创新家底正变得前所未有的厚实。以“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0家湖北实验室+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25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力量矩阵加速成型,为原始创新注入磅礴动能。

在此基础上,湖北正滚动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全力推动“卡脖子”瓶颈转化为“卡位”优势;设立基础研究“特区”,依托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力争实现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突破;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尖刀”工程,以重点实验室和领军企业为主体,聚焦光电子信息、人工智能、6G、量子科技等重点方向,持续突破关键瓶颈;实施产业急需技术“突围”行动,强化企业主导与创投协同,开展定制化研发,提升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今日之湖北,科创实力节节攀升: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跃居全国前列、中部第1,武汉科技集群排名升至全球第13位,科研城市排名升至全球第9位,创新能级实现历史性跨越。

强化“四链”融合

实验室“盆景”加速变产业“风景”

今年3月,九峰山实验室发布全国首个100nm高性能氮化镓流片PDK平台后,迅速吸引了30多家半导体企业争相合作。作为下一代半导体技术的核心材料,氮化镓的产业化进程由此按下快进键。

关键词:湖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