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九峰山实验室仅通过构建氮化镓共性技术平台,就带动了近10家合作伙伴落地武汉,实现了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成为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高效转化的生动典范。
九峰山实验室的探索,生动诠释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创新生态。在湖北,像这样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正不断增加,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要求,围绕重点产业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这一年,湖北不断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转化体系,建立以“用”为导向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的模式,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链条。
面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共性难题,湖北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首批认定九峰山实验室化合物半导体中试平台等40个平台,为技术产业化铺设快速通道。
在金融支撑方面,依托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长江证券牵头设立100亿元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长江产业集团正在筹建新一轮总规模20亿元的“长江人工智能基金”,重点聚焦智能硬件、算力基础设施、“AI+”行业应用等核心赛道。
人才引育方面,湖北实施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努力在光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北斗等优势领域拥有更多领跑者,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领域培育一批开拓者。11月4日,光谷发布顶尖人才政策,面向全球精准引育支持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有重大行业影响力的顶尖人才与人才团队项目,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亿元。
通过“四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力,湖北正营造热带雨林式的科创生态,催生科技创新的拔节生长,推动更多实验室“盆景”加速成为产业“风景”。
推进“三线并进”
五大万亿级产业呼之欲出
作为全国少数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湖北66个重点工业产品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光纤光缆、锂电池等新质生产力产品出口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全球通信网络到民生出行,处处可见“湖北制造”的身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品牌。
这一年,湖北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线并进”,做大做强“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焕发澎湃新动能。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岚图汽车,10月交付量达17218辆,再创历史新高,实现稳健“九连涨”。武钢老厂区变身绿色超级工厂,其高端无取向硅钢产线年产能可供440万辆新能源汽车使用,每年能减少400万吨碳排放,等同于36万公顷森林的年碳吸收量。
新兴产业“拔节生长”,集聚成势。“独树一帜”的光电子产业迎新突破,新一代2Tb/s硅光互连芯片已通过最终测试,将实现微电子、光电子芯片一体化集成让数据传输速度跃升。光谷成为全国首个全区覆盖的低空应用试验场,全省无人机相关企业超2600家,初步形成完备产业链。
未来产业率先突破,全面起势。全球首个6G系统样机在湖北惊艳亮相;衷华脑机等湖北脑机接口企业沿着地铁线路构建起完整产业链;前三季度湖北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100亿元,同比增长近30%,居中部前列,预计全年将突破1500亿元。
在砥砺奋进的2025年,湖北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现代化工、现代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有望全部迈入万亿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