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孝武通讯员马越谭胜男张扬
历时5个月的深化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正在湖北全省紧锣密鼓地开展。
10月29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省司法厅向社会公布了湖北省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八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分布于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消防安全、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有的侧重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有的侧重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面,有的侧重协调联动和助企维权方面,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借鉴。
省司法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聚焦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等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执法监督、加强协调联动、加大纠治力度,着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了一批好的案例。这些案例充分展现了湖北各地在规范执法行为、优化涉企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具有很强的示范引导作用,值得借鉴推广。
案例一
市场监管部门跨区域协调办案
守护辖区企业注册商标专用权
2024年9月,某公司向鄂州市某区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某电子商务平台上存在多个商户销售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渔具产品,请求该局对上述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经调查核实,某电子商务平台上确实存在多家商户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销售带有该公司注册商标的渔具产品,严重侵犯了该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因该电子商务平台住所地及平台内侵犯某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商户的实际经营地均位于外地,根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条第二款之规定,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该平台内的经营者违法行为无管辖权。经多次与外地市场监管部门协调沟通后,相关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要求涉事电商平台配合调查,并对涉嫌侵权的商品采取了下架、永久禁售等必要限制措施。经该公司核实,侵权链接已全部下架。
【典型意义】
本案具有跨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商标侵权案件的典型特征。在缺乏管辖权的困境下,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维护企业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充分利用跨区域办案机制的潜在优势,依据权利人所提供的侵权证据,与外地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展开了紧密的合作,形成了行政执法协同效应。通过跨部门协作执法,成功地打击了商标侵权的违法行为,有效地净化了市场环境,保障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地维护了消费者的财产安全。
案例二
企业未办许可证提前试运营
执法人员指导办证免予处罚
2024年3月,襄阳市文旅局执法人员依法对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公司在尚未办理印刷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安排工人调试安装印刷设备但未进行印刷生产,遂对该公司现场负责人开展了法律宣讲,发放了《普法告知书》,督促其尽快办理印刷经营许可证。4月2日,执法人员依法对该公司复查,该场所正在生产印制食品包装袋,遂当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现场负责人依法整改。同时,执法人员主动协调行政审批部门,全程指导企业办理相关许可手续。5月10日,该公司办理了印刷经营许可证。
某公司擅自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事实成立,违反了印刷业管理条例第八条的规定。鉴于该公司存在涉案印刷品数量较少且未交付,违法行为轻微、未对印刷市场造成危害后果,同时能积极配合调查,并已办理印刷经营许可证,改正擅自经营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之规定,该市文旅局依法对其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