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该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共建“恩施州农科院院士工作站”,实现了全州院士工作站从“0”到“1”的突破。院士工作站的建立,为硒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组建专项科研团队深耕硒领域,其中湖北民族大学王发松教授团队研发的硒蛋白产品,成功拿下国内首张硒蛋白生产许可证,抢抓了行业先机。
此外,参与到恩施州硒资源开发利用的还有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及国外的科研工作者。八方协同的科研力量,助推恩施州硒产业跨越式发展。
目前,恩施州已建成国家级硒科创平台6家、省级平台12家、省级涉硒企校联合创新中心6家。
“硒+X”驶向产业新蓝海
“以前刷牙常出血,用了这款牙膏,再没见血沫了。”市民黄先生对一款富硒小麦草牙膏赞不绝口。
该产品由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与当地企业合作研发。针对当地牙周病高发情况,团队将“硒”与古籍记载可治口腔溃疡的“小麦草”结合,成功推出创新口腔护理产品。
在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堇叶碎米荠经烘干、粉碎、提取、分离、脱色等十多道工序,转化为浅黄色粉末状原料——富硒植物蛋白粉,进而加工成膳食营养补充品。
公司副总裁丛欣介绍,依托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德源已开发方便食品、糖果、饮料、蛋白粉等百余种富硒精深加工产品。2023年,公司启动“硒+X”产业大模型,以硒技术为纽带,布局农业、医药、食品、宠物营养等多领域。
“在农业中应用标准化富硒技术,不仅能提升农产品硒含量,还能提高产量与品质。”丛欣说。德源与贵州镇宁自治县蜂糖李协会合作,种植的富硒蜂糖李口感更佳、保鲜期延长;与马来西亚、泰国合作实施的富有机硒榴莲项目,显著提升了A果率和出肉比例。
目前,德源已与全国10多个省市合作,发展富有机硒种植养殖,涵盖水稻、茶叶、水果等60多个农产品品类。
“我们研发的富有机硒猫粮已通过认证,将进入专业渠道。未来还将合作开发富硒婴幼儿奶粉、饮料、零食等系列产品。”丛欣表示。硒在多领域的融合应用,正推动产业驶向无限广阔的市场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