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主持研究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尖刀”工程。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尖刀”工程,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奋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大支撑。
在认真听取省直有关部门、“尖刀”工程项目实施单位、投资机构相关情况汇报和意见建议后,王忠林指出,近年来,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尖刀”工程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存储芯片、北斗通导遥一体化、超大功率激光、肺部磁共振成像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增材制造、光子芯片、5G/6G通讯设备、原子量子计算机等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特种光纤光缆、高端装备特种钢、半导体工艺材料、工业激光器等实现国产化替代,有力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我们依靠科技创新走到了今天,还将依靠科技创新走向未来。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的殷殷嘱托,深刻认识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教大省优势,以“湖北有金刚钻、必须要揽瓷器活”的信心与决心,更大力度推进“尖刀”工程,持续抢占更多前沿技术制高点,努力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王忠林强调,要强化集中攻关,加快推动更多原创性、颠覆性、变革性科技突破。紧盯“国家所需”,心怀“国之大者”谋划“尖刀”项目,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全力攻坚,切实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实现突破发展。立足“产业所困”,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五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找准创新突破口,解决“卡脖子”问题。瞄准“未来所向”,围绕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人造太阳氘氘聚变、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战略性科技攻关项目,下好未来“先手棋”。推进“项目接力”,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重点研发计划,科学制定“十五五”时期我省科技创新项目目录,形成谋划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工作格局。
王忠林强调,要强化融合发展,更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注重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按照“企业出题、科技破题、合力答题”的思路,紧紧围绕需求促进创新,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和“从1到N”的产业化跃迁。注重标志性产品打造,加强技术研究和产品使用互促并进,打通技术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堵点,切实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注重应用场景拓展,落实好首台(套)、首批次等应用政策,更大力度推进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发展,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多应用机会。注重招商引资,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广泛吸引各类资本参与,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王忠林要求,要强化宣传推广,切实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要用好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各类宣传载体,加强对湖北创新资源、创新成果的宣传推介,让更多人了解湖北创新优势,推动更多创新产品走出湖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要多措并举健全完善专业服务体系,积极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搭建成果发布、推介、对接等交流合作平台,引导各方建立稳定持久的紧密型协作关系,更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王忠林要求,要强化支持服务,切实推动“尖刀”工程攻关任务落实落地。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调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协同攻关的强大合力。加强要素保障,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引进培育更多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强人才引育,深入实施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大力招引全球顶尖人才,为科研人员施展才华提供更大舞台、创造更好条件。加强科学考核,抓好项目跟踪评估,确保“尖刀”工程取得更大成效,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省领导何良军、彭勇、杨云彦、黎东辉、杨玉华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