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湖北激活纺织产业增长新路径 食品工业2027年锚定7千亿目标

湖北激活纺织产业增长新路径 食品工业2027年锚定7千亿目标
2025-09-11 09:16:06 来源:长江商报

为推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纺织、食品产业转型,湖北省日前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纺织工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关于进一步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按照方案目标,到2027年湖北省纺织工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食品工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

纺织业力争3年内规模达3000亿

湖北纺织产业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成长为支柱产业。近几年,服装产业加速向“小单快反、柔性智造”转型。“小单快反”这种精准销售模式与“柔性智造”的结合,是制造业适应“个性化、短周期”消费趋势的必然选择。

根据规划,到2027年,湖北省纺织工业在产业规模上要达到3000亿元;培育千亿级江汉平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1个,千亿级纺织服装电商基地1个,国家级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3个。在产业结构上,化学纤维产能达到150万吨,本地印染产业配套率提升至55%以上,终端产品占比超40%,培育消费名品10个以上;在创新实力上,力争规上纺织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65%以上,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新增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5家;在智能绿色上,力争规上纺织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全覆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再生纤维制品规模占比力争达到15%。

湖北将通过培育“数字营销+快反智造”新业态、推进“云创意+AI设计”新模式等,让传统纺织产业焕发全新活力,抢占发展新赛道。湖北将支持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VR、AR等数字技术运用,发展消费者直连工厂模式,推广建设柔性生产线,让“即看即订、即需即造”成为现实。湖北将布局建设“天门直播电商+汉口北跨境电商+汉正街元宇宙营销”的电商矩阵,支持企业发展“社交电商+私域营销”新模式,辐射带动全省纺织服装电商能力提升,打造全域数字化营销网络;与国际电商巨头Shein、Temu深度合作,让“湖北造”服装快速销往全球。纺织工业背后的供应链体系也将有所改变,湖北将打造纺织产业大脑,依托华纺链、长江云纺等平台实现产能共享、订单协同、供应链整合,推动产业供应链数智化跃迁。

在创意设计领域,湖北将依托武汉设计之都创意平台资源,构建云创意体系,让武汉的设计师与巴黎、米兰、上海等国内外时尚创意中心“云端共创”;打造“新汉派”服装时尚创意孵化中心,鼓励企业将汉绣、黄梅挑花等传统技艺融入AI趋势预测和数字设计,构建具有湖北特色、世界影响、时代特征的时尚创意设计生态链。武汉国际时装周、仙桃非织造布展会、潜江户外服装节等特色活动,将变身“展销一体、跨界联动”的时尚盛会,推动湖北品牌从长江之畔走向世界舞台。

立足湖北实际向“食品强省”迈进

食品工业是湖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2024年,湖北省食品工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63亿元,产业规模居全国第7位;2025年,湖北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将冲刺万亿元产值。湖北小龙虾、莲藕产量全国第一,茶叶出口量居中部首位,茶叶、饮料、酿酒等产品产量跻身全国前列。仅在潜江,小龙虾产业就带动了22万人就业。

目前食品消费结构正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消费者对健康、便捷、个性化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湖北食品工业转型发展方案立足湖北实际,瞄准消费新趋势,支持农副食品、酒茶乳饮、食品制造三大领域转型升级,升级消费供给,推动湖北从“美食大省”向“食品强省”迈进。

根据规划,到2027年湖北省食品工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力争食品制造业、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在食品工业中营收占比提高到35%,功能食品、营养食品、未来食品等新兴食品的合计占比达到10%以上。

湖北将推动农副产品从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比如,推动粮油主食转化增值,水产、肉禽蛋、果蔬、中药材等加工向健康领域延伸;发展“种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预制食品模式,打造湖北特色预制食品矩阵,让地道风味走向全国餐桌。2024年,湖北省茶叶、饮料、酿酒产量在全国分别排名第3位、第4位、第6位。方案提出酒茶乳饮要“变年轻”,要瞄准年轻化和个性化市场,推动酒、茶、乳制品、饮料从大众型向功能型、高端化转型。通过建立全链条标准体系普及标准化生产,并强化功能性拓展,让传统饮品喝出健康、喝出时尚。

食品制造则将从热量型向保健型转变,创新产品丰富消费选择。如应用精制化生产技术,重点发展富硒食品、核心功能食品、机能保健型食品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同时谋划布局未来食品,如合成生物食品、3D打印食品、航天食品等,抢占产业新赛道。

(责任编辑:中华网湖北01)
关键词:湖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