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湖北商业价值信用贷为经济增动能 57万企业入库324亿资金直达中小企业

湖北商业价值信用贷为经济增动能 57万企业入库324亿资金直达中小企业
2025-08-20 09:06:49 来源:长江商报

以“数据增信+财政增信”双轮驱动,湖北省在全国率先推出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破解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题。截至8月19日,全省入库企业总数达57.47万户,10886户企业凭商业价值获银行授信358亿元,累计放款14763笔,金额324.68亿元。

这一创新模式通过量化企业纳税、社保等“隐形价值”,将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平均审批时间缩短至2.84天,加权平均利率低至3.49%,惠及超50%评级较低的C、D级企业,其中35.4%为首贷户,标志着湖北普惠金融迈入“信用即资产”的新阶段。

“轻资产、宽信用”跑出加速度

湖北有200多万户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在“重资产抵押融资”背景下,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省中小企业贷款占新增贷款比重仅为11.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约68%的轻资产科创企业因缺房厂房设备等抵押物被传统信贷拒之门外;超3万家高成长性企业因财务数据不健全难以获得与市场潜力相匹配的融资支持。

为破解这一瓶颈,2025年4月,湖北在全国率先出台《湖北省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提出“轻资产、宽信用、便利化”的改革路径。该贷款模式以企业纳税、社保缴纳、经营流水等数据为基础,构建商业价值信用评估模型,并根据结果划分A、B、C、D四个等级。企业只需依靠自身商业价值即可申请100万至1000万元不等的贷款,3年内为纯信用贷款,无需抵押或担保。这一制度创新,通过“数据增信+财政增信”双轮驱动,重塑了中小企业融资逻辑。

《办法》实施以来,湖北省级层面建立了经信部门牵头、金融、财政、人行、金监、数据等多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市州层面普遍成立改革专班,形成“上下联动、银政企共推”的合力。22家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包括工行、农行、中行、湖北银行等大型银行及地方金融主体。“鄂融通”平台承担起企业信用“画像”重任,入库企业数量迅速攀升。

湖北省经信厅统计数据表明,截至8月4日已经发放的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平均审批时间2.84天,最短1天,加权平均利率3.49%,低于同期全省小微普惠融资利率0.41个百分点,为企业节省了宝贵的融资成本和时间。

“隔天到账”金融活水助力发展

《办法》带来的最大改变是贷款速度和便利度的大幅提升。

8月初,在黄冈沃克豪斯绿色建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车车高性能混凝土正驶往燕矶长江大桥等重点工程施工现场。几个月前,该企业却因订单激增、回款滞后陷入资金紧张,公司总经理胡福军一度“夜不能寐”。就在此时,邮储银行黄州支行客户经理带来了“纯信用贷款”的新政策。胡福军通过“鄂融通”平台上传资料,不到1小时便完成评估,获评信用等级A,最高可贷1000万元。他谨慎申请了500万元,资金竟在第二天到账。“手续最简便、放款最快的一次贷款!”胡福军感慨。

这种“画像精准、流程再造”的体验,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帮助企业在资金支持下拿到更大订单,稳固了在当地市场的龙头地位。

类似案例在全省各地不断涌现。湖北正茂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信用贷款获得400万元资金,用于沉管隧道供应业务扩展。企业财务负责人算了一笔账:“相比传统抵押贷款,至少节省20多天时间。”截至目前,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已累计发放商业价值信用贷款12.45亿元,服务702户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获得贷款的企业中,评级较低的C、D级企业占比超过50%,说明大量以往在信贷市场难以获得贷款的中小微企业,也因信用改革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平台数据显示,已有3055户企业实现“首贷”,占总放款户数的35.4%,让更多“金融孤岛”上的企业感受到了普惠金融的温度。

(责任编辑:中华网湖北01)
关键词:湖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