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一颗甘蓝 托举10亿元富民产业 嘉鱼县潘家湾镇种出“黄金菜”

一颗甘蓝 托举10亿元富民产业 嘉鱼县潘家湾镇种出“黄金菜”
2025-07-25 09:40:54 来源:湖北日报

巧招商,解“落地难”促共赢——创新算账式招商,用数据说话,向企业证明落户的成本优势。同时,签订保底价协议,让农民稳定分享增值收益。

“过去甘蓝3毛一斤还要看行情,现在烘干变成脱水蔬菜后出口,每吨价格翻了好几倍!”周湘波说,北方能源虽然低价,但鲜菜从田间到加工厂的运输、包装、损耗等综合成本高达每斤1毛,引进本地加工企业后,节本效果明显。

算清成本账,优势看得见。嘉丽蔬菜脱水项目将甘蓝“吃干榨净”,损耗下降50%;气膜冷库基地让鲜菜错峰销售,利润提升20%;净菜加工车间则让蔬菜“穿衣戴帽”直供商超,附加值增加20%。

“产地直连工厂,冷库调节供需,市场引导种植。育—种—管—收—加—销全链条高效联动,真正实现‘一颗菜’向‘一条链’的跃迁,让农民持续增收。”周湘波说,潘家湾镇正从“卖原料”转向整合价值链,让每颗蔬菜的价值在链条上最大化释放。

品牌叫得响,“三张牌”叩开全球市场

在科技和产业链的双重助力下,潘家湾镇正全力擦亮“嘉鱼蔬菜”这块金字招牌,让好菜卖全球,带着乡亲一起富。

怎么干?潘家湾亮出“三张牌”——

标准牌。委托省农科院制定《嘉鱼甘蓝生产标准体系》等规划,旨在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标准化生产体系。从种到收再到卖,全程有章法,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规模牌。推行“4个6”模式,即夫妻流转种植60亩土地,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实现不低于6万元的收入,同时夫妻二人蔬菜务工年收入不低于6万元,实现年均总收入最低18万元。这种模式让农民干劲足、收入稳。

融合牌。投资1亿元建设蔬菜主题公园,打造“四邑早安”田园综合体,农文旅融合预计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

深耕近40年,潘家湾镇的蔬菜早已畅销海内外:覆盖国内200多个城市、扎根22个省级大型农贸市场,还漂洋过海卖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总书记嘱托我们把富民产业做好。”周湘波说,科技扎下根、链条生出金、品牌有身价,老百姓的菜篮子才能越拎越稳。

眼下,潘家湾镇的新动作不断:推进“红色菜园”项目,建设1800亩高标准菜园和大学生实践基地。农民把地租出去收租金,到基地干活拿薪金,还能参与分红。租金+薪金+分红,一份地挣三份钱,蔬菜产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责任编辑:中华网湖北01)
关键词:嘉鱼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