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的鲜明特点。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深刻指出:“过去更多的是要求群众去做事,现在更多的是党员干部给群众办事、做服务,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委主要领导带头,各级党员干部领办民生实事1.5万件。全省410万党员牢记殷殷嘱托,坚持“民生为大”办好民生实事,开门“答题”让群众“阅卷”,进一步锤炼党性、转变作风,以奋斗实绩赢得群众口碑,真正用成效取信于民。
倾听民意,力求呼声变掌声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
《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开门教育要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开门教育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鲜明特色。
“要带头增强宗旨意识,践行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省委常委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举行集体学习研讨时明确,自觉做到“五个带头”,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办好民生实事。
省委主要领导率先示范,建立学习教育联系点,定期到联系点开展实地调研,与基层群众同坐小板凳、共议烦心事。
各地各部门坚持开门听意见,让群众参与;开门抓整改,请群众监督;开门亮成效,由群众评判。
大冶市朝阳社区,居民抱怨社区工作者“平时见不着,办事找不到”。基层减负政策出台后,该市社区工作者每天多出4小时驻区入户搞服务,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彼此之间心更近了。
恩施市机场路社区,居民反映“做饭难、吃饭愁”。社区及时回应居民诉求,办起幸福食堂,日就餐人数超700人次。
丹江口市大山里,村民办事出行费时,“移动办事窗口”将政务服务送到大家身边,现场累计办结事项近千件。
来自群众的声音,是改进工作、转变作风的宝贵线索。湖北党员干部“敞开大门”,将群众声音迎进门来、记在心上。
随州市曾都区推动各村、社区开展“民情会诊”,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管理者”“监督者”,推动所有湾组建立村务公开点,“会诊”民情700余条,解决群众问题360余项。
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将“群众需要什么”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门纳谏办实事,力求“呼声”变“掌声”。
躬身调研,转换身份查不足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中央八项规定中,“改进调查研究”被放在第一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省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精准服务群众,更加自觉地以群众视角检视自身、狠抓查改。
“聚焦宗旨意识查,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是否树得牢固。”“聚焦实干实绩查,看整改成效是否经得起实践和人民检验。”7月7日,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强调全面进行“七查七看”。
各地围绕群众关切,深入查摆自身作风问题,即查即改、立行立改,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优化办事流程、破解民生难题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