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十堰版南水北调”冲刺收官 地下700米穿山引水 百万居民将告别缺水

“十堰版南水北调”冲刺收官 地下700米穿山引水 百万居民将告别缺水
2025-06-25 07:35:29 来源:湖北日报

编者按

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与“推进器”。

今年以来,十堰市紧盯重大项目建设和项目争取工作,以节点化、时限化、责任化推进。今年前5个月,该市在项目库的施工项目1890个,同比增长61.4%,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99个,同比增长13.4%。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对十堰部分在建重大项目进行了探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许应锋

通讯员段吉雄刘昆王翔

6月20日,十堰市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四标段。

从洞口乘坐小火车,经过15公里、约一个半小时行驶,到达施工现场,工人操作着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TBM)作业,机器轰鸣声不断。

“马力全开,24小时不间断施工。”中铁十八局集团十堰项目部项目经理张桂显介绍,全线输水隧洞仅剩最后2.1公里,预计再用3个月就可全线贯通。

十堰市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计划从竹山潘口水库引水至茅箭区马家河水库,线路总长73.14公里,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

目前,该工程建设者正全力冲刺9月隧洞全线贯通,确保明年底通水。届时,将惠及十堰城区百万居民。

守着“水井”却缺水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肩负着“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十堰位于湖北省水资源低值区和水资源敏感地区,守着“水井”却缺水,是该市中心城区面临的现实难题。

相关数据显示,该市城区百万人口,自产水年径流量仅约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00立方米,远低于湖北省人均水资源量1658立方米,更低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187立方米,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汛期4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87%左右,径流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差异较大。

“现有供水工程难以满足城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十堰市城市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彬介绍,该市中心城区供水水源以黄龙滩、马家河、茅塔河等水库为主,其中,黄龙滩水库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70%,其他水库调节库容较小,供水可靠性较差,一旦遇到干旱年份,城区供水就更加紧张。

此外,黄龙滩水库供水运行成本非常高。因黄龙滩水库取水高程低,城区地势高且起伏大,输水距离达48公里,需四级加压提水才能到达城区。

在充分调研、广纳民意基础上,十堰市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于2019年启动,2020年9月全线开工。

该工程从竹山潘口水库引水至茅箭区马家河水库,在马家河水库再分支线引水至城区百二河水库。因线路走向自南向北,被称为“十堰版南水北调工程”。

“将有效解决城区居民用水和生态用水两大难题。”张彬介绍,该工程设计引水流量6.7立方米每秒,年总引水量1.66亿立方米。引水入城后,1.2亿多立方米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4000多万立方米作为生态用水,置换出近1亿立方米生态水量,还水于城区河道。

地下700米深处的挑战

该工程线路总长73.14公里,途经3个县区,穿越6座大山,全程采用隧洞、管道方式,封闭自流输水。

“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全线要经过27条断裂带、18处较大突泥涌水段,最大埋深达700米。”张彬介绍,随着工程不断深入推进,塌方、突泥、涌水等突发情况时有发生。

2022年3月27日,在该工程四标段埋深350米作业面,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TBM)“武当号”突遇异常复杂的断层破碎带。

“设备完全卡死,工程全面停滞。”张桂显介绍,当时TBM刀盘拱顶围岩急速沉降,底部遇水软化的破碎岩层丧失承载力,导致TBM姿态失稳、掘进方向严重下偏。更危急的是,四周围岩将TBM护盾紧紧“箍住”,动弹不得。

关键词:十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