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游人如织。
“两山一桥”勾勒诗意山河
五一假期,以长江大桥、龟山、蛇山为核心的“两山一桥”旅游线路也火爆出圈。“两江四岸”区域经生态修复与文旅融合,绘就“半城山水半城诗”的绝美画卷,黄鹤楼、晴川阁两大名楼隔江相望,长江、知音文化交相辉映。
蛇山之巅,1800年的黄鹤楼,假期前3天接待游客量已超13万人,连续两天发布“限流”公告。就在长江对岸,龟山公园串联起古琴台、晴川阁等著名景点,成为360°俯瞰长江的“城市阳台”。站在龟山之上,浩浩江水奔腾不息,见证着长江文明的绵延不绝,也诉说着武汉的前世今生。“两江交汇如龙蜿蜒,武昌城景尽收眼底,这种震撼无法用言语形容!”来自广州的李小姐登上龟山远眺,沉醉于壮丽风景之中。她表示,无论是长江的壮丽景色,还是武汉的历史文化,都让人难以忘怀,“武汉,真是一个让人来了不想走的地方!”亘古奔流的江水,见证着长江文明在当代焕发的蓬勃生机。
外地游客在武昌江滩观江看桥。
长江IP书写文旅“长红”新篇
长江,是武汉文旅从“网红”走向“长红”的关键纽带。它串联起千年文脉,见证着城市创新,更是武汉与世界对话的底气所在。
五一开启的“长江甲板声浪派对”只是序章。从5月1日到8月底,长达4个月的“烟火武汉,遇见知音”——“2025武汉长江旅游季”活动将持续上新。接下来,武汉将以长江为纽带,携手长沙、南昌、岳阳等城市,推出“我的家乡我的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合推广活动,共绘长江中游“诗意走廊”,打造长江文化品牌IP。“送你十万朵栀子花”主题活动即将开启,吸引长江中游城市群市民游客参与“交换周末旅游计划”,以促进客源互送,文化互兴。这不仅是武汉文旅产业的升级跨越,更是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让长江成为连接城市群的文旅纽带。
大江东去,浪淘尽,唯武汉与长江的情缘历久弥新。这个五一,长江不仅见证了武汉文旅的爆发式增长,更昭示着:在这座城市,母亲河的馈赠永远是最珍贵的文旅资源。未来,武汉将继续以长江为笔,书写新时代的“江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