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春保
神农架拥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际重要湿地、国际慢城等5张世界级名片,是三峡库区、丹江口水库绿色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生态地位举足轻重。如何发挥生态优势,服务支点建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郑利。
扛牢生态保护首位之责
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问:论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神农架在全省17个市州中块头最小。在支点建设中,神农架如何作为?
答:聚焦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全省“新春第一会”作出了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的重大部署。其中一个重要战略就是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
生态是神农架最大优势。我们是华中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是全球14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关键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物种基因库。我们以0.03%的国土面积保护了全国11.7%的维管束植物物种、11.6%的脊椎动物物种,生态价值具有世界性、典型性、代表性和稀缺性。我们还是三峡库区、丹江口水库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确保“一江碧水永续东流、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责重如山。
在支点建设中,我们将知责担责、知重负重,扛牢生态保护首位之责,加快完善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三类五档分区分级分类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守牢七类安全底线,确保森林覆盖率始终稳定保持在91.12%以上、生物多样性指数稳定保持在81.18以上,把神农架打造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范例、“两山”转化的中国样板、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湖北模式,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实际成效,为支点建设贡献神农架力量。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
问:把神农架建设成“两山”转化的中国样板,我们准备怎么做?
答:“两山”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对我们来说,最现实的路径就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春节过后,我们召开了全区树牢支点意识、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进大会,动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擦亮“神农秘境”名片,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具体来说,我们将在以下五个方面持续发力——
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全域景区。提档升级西南部神农顶、神农坛、大九湖、天燕等传统景区,建设踪峡、太和山、太阳山等新景区,加快开发东北部旅游资源,构建全域、全季、全时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培育文旅产品,丰富旅游业态。巩固提升自然观光游,拓展“春观杜鹃夏避暑、秋赏红叶冬滑雪”经典生态旅游产品,展现山水文化。丰富拓展科普研学游,打造科普展馆,开发研学产品,彰显生态文化。加快培育森林康养游,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展示康养文化。
开发文创产品,拓展消费空间。加强神农文化、生态文化、野人文化、中医药文化、民俗文化挖掘整理,以用为导向,持续把文化资源转化成文艺作品、文化商品、旅游产品,让神农架文化能带走、可传播。
推动产业融合,延伸文旅链条。加快体旅、农旅、科旅、康旅融合,带动文旅产业上下游相互支撑、协调联动。发展UTSS国际森林越野跑、五郎青羊世界山径赛、全国大众冰雪季等精品赛事活动。建设驻足景观、网红打卡点、房车露营基地,全面提升沉浸式旅游体验。
加强营销推介,塑造文旅品牌。全方位、立体化宣传营销神农架,将客源城市拓展到100个。打造神农氏、野人、金丝猴天然IP,擦亮神农秘境文旅名片,提升“神农架自然与你相伴”影响力。培育“神农五谷”产业品牌、打造“神农山居”住宿品牌、做优“神农赛事”运动品牌、擦亮“神农药膳”餐饮品牌,塑造“神农美丽”环境品牌、打响“神农五观”特种旅游品牌,让神农架更神秘、更神奇、更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