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武汉宏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蛇年A股首只新股。
“汇聚龙头企业,寻求合作便利,发展前景广阔。”公司董事长周宏的三句话,概括出企业扎根湖北的关键原因。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离不开一流营商环境。湖北巧用“加减乘除”,一以贯之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2024年,湖北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降本1010亿元以上,经营主体连续4年每年新增百万户以上。
产业生态做加法
让企业实现“隔墙供应”
产业生态,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月17日,襄阳宜城市的湖北天舒药业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全员在岗,原材料供应充足,开足马力赶订单。
春节前,宜城市为天舒药业搭建起一个医药产业供需平台,促成与6家原辅料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建立“半小时应急供应圈”,同时,协调开通员工通勤专线,解决35名技术骨干返岗难题,并先后为企业争取政策资金600万元。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全力打造搬不走的产业生态链。”襄阳(宜城)精细化工产业园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生态的核心,在于通过链式思维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
荆门市依托亿纬动力这一链主企业,带动59家锂电相关企业落户。构建了从电池材料到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实现了“隔墙供应”的高效协作模式,显著降低企业物流和生产成本。
当阳市成立产业专班,帮助六国化工转型为新材料企业,并吸引万华化学等头部企业参与,形成化工与新能源结合的产业生态。
产业生态,还需要政策引导和要素供应来支撑。湖北全力畅通政企沟通交流渠道,及时解决经营主体遇到的发展难题。2024年,深化“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两次入列湖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省营商办介绍,为更好服务企业,湖北择优选聘营商环境观察员、监测点,推动政策落实,去年共反映96个企业困难、问题,提出185条意见建议,为湖北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提供重要参考。
企业降本做减法
格林美年省电费3000万元
“全年节省约3000万元电费!”打开公司的电费单,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能源负责人欣喜不已。去年4月,湖北正式出台《2024年降低全省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工作推进方案》,20条措施力促显性成本和隐性费用同步下降。格林美用电均价每千瓦时比2023年降了超4分钱,全年电费节省约3000万元。
电费,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成本支出。2024年,湖北降低企业工商业用电成本75亿元,工商业平均电价在全国排名降至第17位。
“分厘必争,极致挖潜。”省营商办介绍,在2023年为经营主体降成本超1300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通过“拧毛巾”式降成本,积极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湖北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降本1010亿元以上,其中,降低企业物流成本53.63亿元,降低企业用工成本52.63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9.6亿元。
提升效率做乘法
“红色代跑”为企业争分夺秒
近日,仙桃政务服务中心收到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送来的锦旗,感谢他们热情高效的服务。起因是一台资企业急需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登记,仙桃市迅速启动企业增值绿色通道,帮助该企业高效完成登记。
不仅有绿色通道,还有“红色代跑”。2024年以来,该市的“红色代跑团”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156次,为10家工业项目办理容缺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