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一颗酒曲丸子,甜到海外

一颗酒曲丸子,甜到海外
2025-02-17 10:44:31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楚寨发酵制品公司总经理向亮亮(左)和父亲向成军潜心研究祖传酒曲技艺。(湖北日报通讯员郑家裕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何凡

通讯员彭强吴波

“今天刚接到加拿大1万美元的订单!”2月14日,秭归县湖北楚寨发酵制品有限公司办公室内,“90”后总经理向亮亮正忙着向参观客人介绍各种米酒制品。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1420万元,其中600多万元来自线上,多款产品成为“网红爆款”,小包装鲜米酒在海外大受欢迎,已出口销售七个批次。

向亮亮1991年出生于秭归县归州镇向家湾村,“当年一心想走出大山,在外闯出名堂”。

在他的童年记忆中,全靠患先天性侏儒症的父亲向成军摆鞋摊、修钟表赚取微薄收入养活家庭。为了补贴家用,向亮亮常会帮父亲采摘一种被称作辣蓼草的野药草,加上一些中药材混合米面子,制作成土酒曲,摆在摊前零售。“这是我们家祖辈传下来的中草药制曲手艺,由于曲香味浓、口感好,不少外地村民都会来买一点。”

高中毕业后,为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向亮亮外出打工,自学数控机床等技术,辗转在深圳等地的电子厂工作,并做到了中层管理岗位。

随着父母年事渐高,向亮亮回到家乡,贩过橙子、开过网店,但都效益不佳。苦恼之中,他无意间将父亲手工制作的酒曲丸子发在朋友圈,却意外引来很多询问。

这一下激发了他的灵感:“能不能将传统的酒曲制作工艺标准化生产,通过线上电商找到更广阔的市场?”

经商议,父子俩开始潜心研究祖传酒曲技艺,并成立楚寨发酵制品公司,注册“楚寨”商标。

2020年,“楚寨”公司的酒曲和米酒“试水”线上销售,几万份订单极大鼓舞了向亮亮的信心。正在他要乘势而上,打算扩大产能时,却遭遇当头一棒。

“传统酒曲制作方式,菌群不稳定,产品达标率低,发苦发酸的情况常有发生。”他说,最多的一次,4万多斤酒曲报废,损失惨重。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化标准产品的道路,比向亮亮想象中更加艰难。

通过秭归政府部门牵线搭桥,向亮亮邀请到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到公司攻关,科研人员对酒曲中120多种菌种进行化验,通过科学优化调整母菌结构,成功实现让酒曲品质更佳、风味更稳定。

这也让向亮亮意识到,创业道路需要不断学习钻研。他积极自学,考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成为2022级畜牧兽医专业的一名大学生。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向亮亮将在深圳学到的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管理经验与传统酒曲技艺相结合,探索现代化生产模式。

走进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拌料机精准配比原料,恒温发酵室电子屏实时监测数据,身着消毒服的工人熟练地将搅拌酒曲的糯米分装入桶。这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不仅能保证产品标准化,日产能也提升到6000多斤。

向亮亮父子通过200多次技术改良,申请了12项技术专利,并将“传统酒曲制作技艺”申报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把传统的植物酒曲制作技艺与现代工艺深度整合,陆续开发出米酒、米露、果酒等3个系列、30类发酵饮品。

“武汉人爱吃热干面配蛋酒,一位出国定居的武汉籍华人专门找我们订购米酒,就是喜欢传统发酵米酒的风味。”向亮亮说,针对海外的消费习惯,他们开发了200克的小包装鲜米酒,很受海外消费者欢迎,今年打算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此外,楚寨米酒还与国内知名茶饮企业对接合作,洽谈米酒原浆、甜品等快消品原配料的供应模式。

一丛丛辣蓼草迎风飘扬,散发出独特香气。归州镇向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向培朋说,楚寨公司以租赁村集体土地的合作方式,建设了200亩中草药原材料种植基地,用于种植辣蓼草和其他制作酒曲需要的植物,也带动了老家村民务工增收。“在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每天都有几百元劳务收入,而在厂里上班的工人月工资有4000多元,不少村民都盖了新楼房!”

关键词:湖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