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于对受到不实举报干部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等八起典型案例的通报
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实推进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工作,坚持纠树并举,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向诬告者亮剑,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1至6月,全市为受到不实举报党员干部澄清正名355人,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者17人。现将八起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01
对猇亭区文化和旅游局“出租危房”不实举报的澄清正名。
2023年5月,有人匿名反映猇亭区文化和旅游局原办公楼与电影院属于危房,不能用于出租,且文旅局属于事业单位,出租房屋是违规行为的问题。经查,该房屋属于原猇亭影剧院,是猇亭区文化和旅游局下属二级单位,为企业化管理的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可开展一定范围的生产经营活动,租赁房屋并不违反相关规定。2020年5月,猇亭区文化和旅游局委托第三方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对猇亭影剧院房屋进行了安全鉴定,鉴定结果为“基本完好房”。2021年7月,猇亭影剧院不动产移交到宜昌金猇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以下简称金猇集团)。2021年12月,金猇集团委托第三方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对猇亭影剧院房屋进行安全鉴定,评价结果为“B级”,基本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金猇集团将其作为企业资产继续开展租赁业务未违反相关规定。2022年9月,猇亭影剧院正式注销。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不属实。2023年5月24日,猇亭区纪委监委对区文化和旅游局进行了当面澄清。
02
对宜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和房屋征收科科长朱全林“侵害他人拆迁安置补偿利益并阻碍信访人反映情况”不实举报的澄清正名。
2022年10月,有人实名反映朱全林2012年在房屋拆迁工作中开假证明,并在市信访局2022年举办的听证会上干扰信访人发言等问题。经查,2010年至2012年间朱全林一直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地挂职,从未参与信访人房屋拆迁工作。在宜昌市信访局于2022年9月举办的信访事项听证会上,朱全林作为市住建局代表之一参加辩论质证,其发言符合程序规定,有市信访局及参加听证会的其他单位予以证实。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不属实。2023年3月1日,市纪委监委派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联合市住建局党组,在该局党组会上对朱全林进行了澄清正名。
03
对秭归县原粮食局党组书记宋萨林“工作期间长期不在岗、吃空饷,年终考核还被评为称职等次”不实举报的澄清正名。
2023年1月,有人匿名反映宋萨林在原粮食局工作期间长期不在岗、吃空饷,年底考核还被评为称职等次的问题。经查,1996年至2017年,宋萨林先后任原粮食局副局长、党组书记,2017年转任主任科员。2017年至2019年,因身体原因,宋萨林曾请假前往省内外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外出治疗时,宋萨林均按要求履行了请假手续,且考核年度内累计请假未超过规定时间,不存在长期不在岗、吃空饷的问题,评定为称职等次不违反《公务员考核规定》。信访人反映问题不属实。2023年6月2日,秭归县纪委监委对宋萨林予以书面澄清。
04
对兴山县峡口镇泗湘溪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平“冒领脱贫户巩固提升政策补助资金”不实举报的澄清正名。
2022年11月,有人实名反映王平利用村民黄某身份套取脱贫户巩固提升政策补助资金等问题。经查,黄某系泗湘溪村脱贫户,2022年应享受医疗巩固提升政策、社会救助类政策等补助资金共计3156.58元。黄某本人对应享受的各类补助政策清楚,并表示每年各类补助资金均是通过银行直达其持有的一本通账户和社保卡。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不属实。2023年2月22日,峡口镇纪委在泗湘溪村召开会议对王平进行了澄清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