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一则居然智家(000785.SZ)实控人汪林朋跳楼身亡的传闻,震惊了家居建材行业和资本市场。当日晚间,居然智家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于2025年7月27日不幸身故。
这一位一手将一家国有建材市场打造为民营商业帝国的前湖北首富、曾经的“家居零售教父”,就这样以最决绝的方式告别了这个危险的商业江湖,结束了他颇为传奇的一生。不仅留下了一个股价暴跌、负载高企的居然智家,更给人们留下了诸多难解的迷局。
从主任科员到副总经理:初入职场遇贵人
1968年,汪林朋出生于以“黄冈密卷”闻名的湖北黄冈罗田县,1990年,从北京工商大学会计系毕业后,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进入了国家商业部财会司担任主任科员,迈开了他叱咤商界的坚实一步。此后,他调入中商企业集团任财务部副经理,1995年2月,又调入全国华联商厦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在这里,他认识了改变他一生的一位贵人——全国华联商厦董事长张学武。
张学武不仅是公司的董事长,更是汪林朋的导师,有了张学武的赏识,汪林朋一路升职加薪,仕途顺畅,短短几年时间,很快从财务部经理到总经理助理,再到全国华联商厦副总经理。在这些职位上,他全方位的了解了商业企业的运营管理,也积累了深厚的体制资源和人脉网络,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他31岁的这一年。1998年,北京居然之家装饰城发生火灾,原董事长意外身亡。居然之家装饰城的一个主要股东方就是华联商厦,于是在1999年,张学武兼任了居然之家法人和董事长,而作为张学武最为赏识的手下,汪林朋自然而然的以总经理的身份接掌了居然之家。
关键一跃:从央企到私企的国企改制往事
在执掌居然之家后,汪林朋迅速推动股份制改革。在2001年国企改制浪潮中,居然之家的另一股东中商集团开始甩卖旗下资产,其中就包括居然之家。于是,汪林朋和一些同事筹集资金,以内部员工的身份,用非常便宜的价格拿到了居然之家的部分股权。工商资料显示,汪林朋通过旗下公司,以不足500万元的资金,获取了居然之家8.99%股权。此后,经过一系列资本腾挪,最终在2015年,汪林朋完成了对居然之家的绝对控股,居然之家也完成了从央企到私企的蜕变。
对于居然之家的发展壮大,汪林朋的贡献毋庸置疑。当时,刚经历了火灾、董事长意外身亡的居然之家,面临着诸多巨大的挑战,但汪林朋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很快开启了居然之家的辉煌征途。2002年,他在建材家居行业率先推出“先行赔付”的经营理念,在行业引起轰动,很快打开了市场,奠定了居然之家在北京家居业的行业地位。
然而,汪林朋完成对居然之家绝对控股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始终伴随着各种质疑:收购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低价收购是否经过合法评估?改制程序是否透明合法合规?那个年代,很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欠缺完善的法规和制度,所以国企改制普遍存在“内部人交易”的灰色空间,而汪林朋正是利用了这些漏洞,凭借体制内积累的关系网,完成了关键一跃。
借壳上市:一场“蛇吞象”的资本魔术
2019年,汪林朋借壳武汉中商上市,凭借着630亿的市值,超越红星美凯龙,一举登顶湖北首富。当时市值不足17亿的武汉中商,以6.18元/股发行57.69亿股,作价356.5亿元收购居然新零售。这一“蛇吞象”式的资本运作,引起了巨大的舆论风暴。从2019年启动重组到当年12月完成上市,这一过程仅仅用了11个月,而同期借壳上市案例平均周期都要18个月。通过这一借壳上市,汪林朋成功的将居然之家推上了资本市场大舞台,而阿里巴巴以54.53亿元投资成为第二大股东,更是为其资本版图增添了光环。
在借壳过程中,武汉中商重组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从43%骤降至1.7%,而汪林朋系持股则飙升至61.94%,汪林朋也由此成功登顶湖北新首富,这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令人惊叹,但其背后的各种争议也从未平息。
监管风暴:突然被监委留置
今年4月17日晚间,居然智家(000785.SZ)发布公告,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家属的通知,其于近日收到由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汪林朋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
具体的留置原因,公告并未披露,市场猜测有可能与国企改制过程中、以及借壳上市过程中的合规性有关。在三个月的留置调查期间,汪林朋持有的居然智家3.72亿股股份被冻结,公司的市值也暴跌了60亿元。7月23日解除留置后,汪林朋仅仅短暂恢复履职便骤然离世,留给外界无数谜团。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民营企业家被监委留置,一般是因为职务犯罪或重大经济违法。汪林朋被留置,有可能是涉及改制期间的国资流失,也可能是因为借壳上市中存在虚假披露或者利益输送问题,当然,也不能排除是别的什么原因,这都有待相关部门给出权威披露,我们不能妄加猜测。
转型困局与压力叠加:数智化未成,债务与监管双压
居然智家走到如今这一地步,事实上并没有出乎人们的预料之外。在家居行业寒冬之下,居然之家业绩连连下滑: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其归母净利润从23.03亿跌至7.69亿,降幅达67%。2025年一季度,公司账上现金仅16.74亿元,而短期负债高达28.16亿元,偿债缺口高达10亿元。
为了应对困难,也为了跟上新形势的变化,汪林朋不惜以老板的身份做了一个“老汪来了”的节目,开始直播带货,并且在2020年双十一成交达到4.65亿。2023年,汪林朋还在微信视频号开了一个叫《汪老板不躺平》的栏目,用以宣传自己和公司。
也正是在2023年,汪林朋正式开始推动数智化转型升级,并完成“洞窝”、“居然设计家”和“居然智慧家”三大家居产业数智化平台的建设,居然之家也改名为居然智家。然而,这些尝试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已经开始放缓:洞窝2024年新上线卖场271家,比2023年减少321家;居然智慧家2024年新开业门店33家,比2023年减少23家;此外,居然设计家的全球注册用户数量超1800万,同比增长21.9%,增速高于2023年,但设计案例同比仅增长17.8%,低于2023年的18.5%,增设已经放缓。
行业寒冬、债务压力、数智化转型未达预期,所有这些都让汪林朋压力巨大。与此同时,同行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兴被立案、富森美董事长刘兵被调查等事件,更是加剧了其心理压力。
今年3月,汪林朋出席了居然智家新春座谈会,其在会上曾提到退休、跑路等市场传言,并表示,“现在外界有个谣传,老汪跑路了,我真没有想退,真没有想跑。”“在座各位50岁、60岁相当于过去的30岁,将来要活到120到150岁才行。不能退,退了人生会很无聊。”
然而,话音未落,这位要活到120到150岁的商界传奇大佬,4月份就突然被留置,并最终在7月23日解除留置、变更为“责令候查”几天后,以跳楼终结了自己年仅57岁的人生,让人不胜唏嘘。
汪林朋的成功与陨落,似乎又印证了市场上流传着的“商业传奇往往与风险共生”这一“预言”。这一案例也警示着所有企业家:在追逐商业理想的同时,只有敬畏规则、严守合规底线、平衡创新与风险,方能行稳致远。而在亟需保护企业家精神的今天,汪林朋案也可能成为检验“历史性产权改革”合规性的关键案例。
※本文素材均引自居然智家公告及历年年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财联社、长江商报等权威媒体报道,旨在呈现人物多面性,不涉及主观褒贬。
来源:财熵凌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