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银行 房产 保险 财经 创投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纪念币上的文化遗产

中国青年网 2024-07-05 23:26:03

6月8日,由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文物局联合策划推出的国家宝藏(启蒙奠基)金银纪念币正式发行。该套金银币共5枚,其中15克金币、3克金币各1枚,15克银币3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国徽,并刊国名、年号;背面主体图案分别取材二里头兽面纹铜牌、商代象牙杯、商代太阳神鸟金饰、西周何尊和春秋莲鹤方壶等5件代表性文物,共同讲述了中国早期王朝诞生的故事,展现夏、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及其对绵延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启蒙与奠基。这些被刻入方寸之间的国家宝藏,蕴藏着哪些历史与文化价值?何尊15克圆形金币背面图案为何尊,衬以局部铭文并凸显“中国”二字,何尊处于图案中心,铭文铺满背景。 作为西周青铜器代表作,何尊兼具艺术与史料价值,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国家一级文物。何尊造型独特,大气典雅,尊体上圆下方,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迄今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铭文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建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起到了证实补史的作用,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值得注意的是,何尊铭文里的“中国”一词,与现在的概念不同,它是一个方位区划上的概念,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2002年,国家文物局印发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有64件文物永远禁止出国展出,何尊名列其中。太阳神鸟金饰该套纪念币中,图案最独特的要数3克圆形金币了,其背面图案为太阳神鸟金饰造型,也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设计原型。金币背面中间亮面采用白光反射聚焦工艺,这是该项技术首次应用于我国贵金属纪念币铸造。当白光斜射入该区域时,光线会经币面反射聚焦成一只鸟的影像。太阳神鸟金饰为商周时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于成都市金沙村,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其整体为圆形薄片,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金饰的含金量高达94.2%,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由于加工工具不十分锋利,在图案的四周留下了反复刻划的痕迹。太阳神鸟金饰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整个图案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富有韵律与动感,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生动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其构图凝练,是古蜀人丰富的哲学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也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2005年,“太阳神鸟”从1600余件候选图案中脱颖而出,被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成为数以万计的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和象征。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该套纪念币中的15克银币共3枚,银币之一背面主体图案兽面纹铜牌以实物色彩呈现,将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鼎、爵、玉璋作为背景来衬托。图案中最惹眼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是一件夏代晚期的青铜器,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现藏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它对于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件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整体上以青铜铸造成一个盾牌型底座,以数百片绿松石拼合镶嵌出兽面纹,同时,在铜牌饰两侧还有两组对称的环纽,在使用时可将其缝在衣物上。其制作精巧,丝丝入扣,历经3000余年而无一松动脱落。它的发现,将我国的镶嵌工艺出现时间,提前了1000多年,开启了青铜器镶嵌工艺的先河。迄今,二里头遗址共出土了3件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均属于贵族墓葬的随葬品。嵌绿松石象牙杯银币之二背面主体图案为嵌绿松石象牙杯。嵌绿松石象牙杯是商晚期牙雕,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不仅能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还经常主持朝廷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深受民众爱戴。妇好墓中出土的陪葬物多达千余件,其中的3件象牙杯尤其引人注目,嵌绿松石象牙杯便是其中之一。在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是王室专用饮酒器,杯的主体为象牙的根部,腰腹中空,手柄同样由象牙制成。象牙杯上部较宽,敞口极薄,中部略有回收,底部安有圆形底座,比口部稍细。在象牙杯的一侧,钻有两个小圆孔,以镶入榫,使杯体与把手相连。这件象牙杯采用了包括浮雕、线刻、镶嵌等多种手法,体现了商代象牙雕刻工艺的卓越技巧,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莲鹤方壶银币之三背面图案以莲鹤方壶居中,设计上采用对称布局,纹饰整铺,层次分明,整体风格端庄大气。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1923年8月25日,在河南新郑李家楼一处菜园内,伴随着春秋时期郑公大墓的意外发现,众多珍贵文物出土,其中,一对莲鹤方壶惊艳众人,其造型、花纹装饰及大小几乎完全一样。后来,这对方壶一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莲鹤方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身为扁方体,壶的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体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在很多人看来,方壶最出彩的部分是盖顶仰起的十组双层莲瓣和伫立中央的仙鹤,每个莲瓣均由龙凤合体的纹饰组成,仙鹤昂首而立,引颈欲鸣,双翼舒展。郭沫若最终将其定名为莲鹤方壶。莲鹤方壶纹饰细腻新颖,结构复杂,铸造精美,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从制作工艺上看,莲鹤方壶的铸造采用了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工艺精湛,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整体风貌,与商周时期的厚重庄严的青铜器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责任编辑:HB06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