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科研助理们攻坚克难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好,在产品设计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他们到公司来后迅速成长为区域经理,前几年进入公司的学长都是他们的下属了。”
武汉中观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科研助理”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培养的专门人才队伍,体现该专业针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实现“服务专精特新、项目支撑、个性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探索。
因材施教,打造科研型优才“培养皿”
增材制造技术,通常也被称为“3D打印技术”,是实现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朱红表示,开设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就是为了培养一批能够从事机械零部件三维建模、质量检测、制造与装配、机械加工工艺编制、3D打印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生产管理的技术技能人才。
“我们还可以从企业需求和学生素质出发,挑选一部分有潜质的学生进行高阶培养。”2016年,朱红提出探索科研助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该培养模式以学校国家级3D打印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实现人才的分层次、多途径培养。
“这种方式相当于一个优才‘培养皿’,将有着同样研究兴趣和志向的学生集中起来培养,实现研究型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朱红说,增材制造技术专业每年按照“按需定岗、双向选择”原则设定科研助理岗位,在日常考察中选拔研究型学生加入团队。导师根据学生特质定期开展不同层次和主题的专题学习,并指导学生大量参与教科研项目。
“与普通学生参与的实训项目不同,科研助理的基础培养过程必定有所拔高。普通学生通过常规实训后能够完成普通零件的建模,但科研助理经过专门训练后还能较好地完成模型的创新设计。”
3D打印中心主要负责教师侯高雁介绍,科研助理在任务训练中会反复实践到熔融沉积、立体光刻和选择性激光烧结等多种3D打印技术,科研助理的训练强度和难度都是普通专业实训难以比拟的。
2020年,朱红(左三)与谢丹(右三)为王龙(左一)等4名学生颁发科研助理聘书
“只有在高难度项目的反复实践中才能体会到材料选择、打印精度和适用范围上的显著差异,学会了处理解决各种材质、形状、环境下打印工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19届学生周朋在学校3D打印中心做了2年科研助理,入职武汉中观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后很快适应岗位要求成长为区域经理,负责华中区域的项目管理。
“我们团队的孩子很快就能完成建模设计,熟练操作常规打印设备,能演讲、能接待、能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能达到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水平,职业发展前景更广阔。”侯高雁总是这样介绍科研助理的本事。
王龙是从科研助理人才培养中脱颖而出的双料技能冠军。2023年,他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新增赛项增材制造设备操作赛项金牌。
“这个机制非常有意义,为学生创造了多元的发展机会。当未来多了一些可能,人便活在强而有力的希望之中。而那些可能,在加入团队之前根本无从预计。”回母校任教后,王龙也成为了科研助理团队的一名导师,加入这份有重大意义的事业。
2024年,王龙(右)参加学校教学能力大赛,与老师侯高雁(左后)组队备赛
增材制造技术专业科研助理人才培养这种“走班”式科研优才培育教育实践,在不打破原行政班级的基础上,从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与志愿出发,重新组织培养对象,充分满足研究型学生群体的发展需要,为行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
“实际上,集中一批高职学生做科研,是一个备受质疑的事情。”面对这种质疑,朱红曾以专业为例表达见解。“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主攻方向是寻找已发现、已应用的新规律在其他领域的拓展,并由此实现新的发现和应用。”在朱红看来,拓展与发现同等重要,它可能会找到更便宜、更便捷的材料,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加实用,“而增材制造技术专业正好能体现这种拓展,科研助理们也乐于参加这种拓展”。
面对这种质疑,增材制造专业的科研助理们也暗暗下定决心,要用作品给出答案。2018年,曹琳博、石根成、张奥参与了横向科研项目-TPU粉末材料测试项目,在这项研究中,他们通过SLS烧结技术开发TPU粉末的成形工艺;2019年,王龙、李洪浒参与省级纵向科研项目-SLS成形参数对成形件性能影响的研究和基于SLS成型技术的增强型尼龙材料的开发与烧结工艺研究;2020年,邵权、宁欢、穆杰等参与到校级纵向科研项目-异形件三坐标测量柔性夹具设计及测量方案研究,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等等。
经过九年的创新与实践,截至目前,增材制造技术专业科研助理人才培养模式共培育优才80余名。学生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参与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参与2门课程的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团队师生在技能大赛连续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70余项。
蔚然成风,“并联”效应凸显
事实上,这种“走班”式的科研型优才培育教育实践在武汉职院屡见不鲜。
早在2014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师鞠守勇博士带领徐顺高、朱虹翼、王超等6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专心实验,研发出“食品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试纸卡”,并申请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
“只要他们愿意学,我就会一直教。”鞠守勇说。2016年,该团队携科研成果亮相于“挑战杯—彩虹人生”
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荣获创意设计竞赛单元全国特等奖,这也成为当年生物化工类全国唯一的特等奖。
同年,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黎亚林拥有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可转向衣架”成功以15万元转让给企业。
2020年,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鲁苏蓉、王平安等将科研成果搬上“挑战杯—彩虹人生”省赛平台,荣获金奖。
“老师很看重培养我们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参与科研,我们了解业界的技术痛点、堵点,在理解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考虑选题、方法优化、技术应用与拓展。这样的能力训练可以帮助我们争取一个宽广的未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王平安毕业后继续升读本科,在2021年武汉市大学生植绿创意大赛中获得创意策划类一等奖。
在学校光电技术应用高水平专业群,吴晓红、李雪等教师以项目为导向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促使学生进行归纳式和发展式学习。通过查阅资料、构思设计、动手改造等步骤,学生成功将一堆零散元器件变成有功用、能运转的智能产品。其中,学生于2021年设计的作品《智能控温水循环系统》成功实现本地与远程双控制水温调节和水循环,得到专业教师一致肯定。
多年来,科研助理人才培养探索在武职校园内逐年铺展开来,各专业优才培育各显特色。从个别到普遍,人才培养的“并联”效应凸显,书香校园建设进展明显,学习钻研蔚然成风。多名志存高远的武职毕业生继续深造,进入中科院、武大等名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学校科研与技术服务处处长李雪芹认为,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有紧密的联系,有深厚的产教融合基础,具备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是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沃土。为学校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实践创造了无限可能,培育更多基础研究储备人才是一种必然。
“这的确是作为职业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尝试,但这种尝试目前来看是成功的。”学校职业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石俊华说,聘用在读学生担任科研助理能实现学生个体和职业院校的双赢,有助于催化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创新,也可以为职业院校科研队伍培育后备力量。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鄢烈洲表示,优才培养对于进一步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实现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极看待这种教育探索中发现的可能,也要相信这种可能中包含的必然。”(作者: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