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荆门市亿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近19亿元的动力储能电池标准工厂项目,在荆门市掇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EPC总承包方式顺利完成招标、定标及网上签约全流程。这是该公司继投资超37亿元的高比能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后,在此完成的第二笔社会资本进场交易。
为何主动选择在政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招投标?企业负责人表示,平台提供的全流程电子化服务,免除了交易服务费和招标文件费用,投标方也省去了差旅、印制等成本,为企业节约了不少成本。“更关键的是,平台严格的流程管理有效防范了内部操作、围标和串标等风险,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招投标是衡量一个地区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晴雨表。今年以来,在省营商办指导下,荆门市针对“熟面孔”“人情分”等招投标领域存在的顽疾靶向发力,开展“暗标盲评”+席位制分散评审、数字监管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以技术手段斩断“关系网”“利益链”,有效提高了招标投标的公平竞争性,受到经营主体普遍欢迎。
在掇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记者看到,搭建的“暗标盲评”电子评标系统,可对投标文件进行全自动脱敏处理。评标时,专家登录系统,电子投标文件虽清晰呈现,但投标企业名称、标识等关键信息全部“隐身”,就连页码格式都统一加密处理。6个标准化智能评标舱,配备了专业隔音设施、双屏评标终端及全程音视频监控系统,形成封闭且独立的评审空间。评标席位由系统随机分配,实现“同标不同室、同标分散评”。专家“盲评”打分,系统自动汇总得分并按程序确定中标候选人。评审操作轨迹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每一条评分、每一次修改都全程留痕、可查可溯。
“以前评项目,偶尔会通过文件标识留意到企业信息,现在系统直接隐去所有身份信息,我们只能盯着技术方案和报价打分,做评委也更省心。”一位参与评审的专家坦言。为加强监督,荆门市还推出“一标一评”机制,由招标人、投标人、监管机构对评标专家进行打分,将结果纳入信用档案。
目前,荆门市“暗标盲评”已覆盖项目登记、招标、投标、评标、定标全环节,并在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等领域推广应用。阳光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新生态,吸引一批民营资本工程建设项目主动进场交易。今年截至目前,荆门市交易采购数4358个,交易额402.57亿元,累计节约资金18.68亿元,交易额同比增长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