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教育 财经 房产 商会 三农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法治护航非遗!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调研蛇通酒配制技艺非遗工坊

克权医院 2025-07-04 10:42:09

2025年7月3日,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锡发率全国人大代表方北松,湖北省人大代表李怡,荆州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田静、副主任刘云及委员萧翰等,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落实情况,深入松滋市万家乡蛇通酒配制技艺非遗工坊调研,聚焦本土特色文化产品培育与品牌建设,以法治力量为非遗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

蛇通酒配制技艺源自清朝嘉庆年间,历经二百余年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地方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2018年9月,蛇通酒配制技艺入选荆州市人民政府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12月,成功入选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此古方内服有疏通筋脉、祛散风寒、补肾温阳、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可有效改善亚健康症状,且对风湿类疾病有确切作用。蛇通酒凭借其独特的健康属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继荣获松滋市十大旅游商品、荆州礼物公共品牌商品、湖北省十大酒文化创新品牌、中国健康产业民族匠心品牌等荣誉。

调研现场,蛇通酒配制技艺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荆州克权医院、松滋翠林山医院院长李克权向调研组详细介绍:蛇通酒配制技艺承载着先辈智慧结晶,是家族代代守护的文化瑰宝,更是地方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蛇通酒·善清园”文化广场、蛇通酒配制技艺陈列馆、原液传承保护基地及药食同源展厅等相继建成。目前,体育路径、康养步道、古法酿造复原工程及配套道路建设正加快推进,全力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持续完善非遗传承传播平台,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荆州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蛇通酒配制技艺非遗工坊在传承保护、品牌塑造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肯定。检查组强调,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关键支撑,非遗工坊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要充分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赋予的政策红利与法律保障,非遗工坊要持续深化对非遗项目的系统性保护与创新性传承。

荆州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周功元、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高环生、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文化科科长范芹丽,松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代阳云、市人大常委会社教科文卫委主任熊艺及副主任周绍春等相关负责人参与调研。

松滋市政府党组成员李亮,松滋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晓红、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佘华丽,松滋市万家乡党委书记雷杨、副乡长赵德亚全程陪同。此次调研凝聚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力量,多方联动共探非遗传承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江飞、中华网湖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