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教育 财经 房产 商会 三农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她是我心中那颗最耀眼的星! 毕业生深情“表白”导师

中华网湖北 2025-08-22 17:51:35

今年毕业季,一位署名为“张同学”的毕业生在武汉城市学院公众号上深情“表白”:“我的导师,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她的法国留学经历让她视野开阔,而我们同为INFJ人格的默契,更让我感受到难得的理解与共鸣。未来,我也想成为像她一样的老师,传递这份智慧与温暖。”

深耕教育十三载,武汉城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的何舒卉老师,不仅是讲台上的授业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紧跟时代脉搏,又满怀教育初心,何舒卉老师不仅是满载荣誉的“教学能手”,更是学生心中亦师亦友的“成长伙伴”。

荣誉背后的“拼命三娘”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何舒卉的履历中充满了闪光点,她从“优质课堂教师”到“三育人标兵”,从“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到湖北省一流课程负责人。但谈起最大的挑战,她笑着说:“是永远保持‘半桶水倒不出一桶水'的危机感。在每一次传授知识与计划项目前,都会拼命地学习和吸收,“为了给学生‘一桶水’,她时刻充电:追踪行业动态、参加培训、啃专业书籍……终身学习不是口号,是教师的必修课。”因此,她在学生指导方面成果显著,带领学生获得湖北省“挑战杯”二等奖、三等奖,“学创杯”全国一等奖等荣誉。

课堂里的“魔法师”

面对不断变化的学情和社会发展,她提到:“管理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里,我们将现代化产业体系内容融入课程当中。上接天线,培养国家经济管理人才,服务国家战略;下接地气,帮助学生投入到基层治理当中,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何老师授课的追求与实践,其中始终透着一股接地气的务实与追前沿的敏锐。

“在我的课堂上采用积分币奖励机制,贴合学生的天性,促使他们认真听课积极参与互动。”何舒卉老师认为,排行榜让课堂有了“升级打怪”的趣味,连平时内向的学生也主动举起了手。甚至将AI工具融入教学,打造“师生机三方互动”的智慧课堂,何舒卉谈到“使用AI,是希望将其当作一个工具来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而不是让AI替代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通过知识图谱、个性化习题推送等功能,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中实现“按需学习”。她的课堂从不墨守成规,总能用创新玩法点燃学生的热情。

不仅如此,何老师在政产学研用融合方面也做了巨大的努力与尝试,“将红色气息浓厚的校园氛围、课堂讲授与带领学生实地调研紧密结合。”

成长路上的“心灵GPS”

“老师,您跟我说的我都做到了,我自己的准备与评委沟通都特别顺利,我没有怯场,非常自信地完成了一切。”刘繁胜同学在湖北省挑战杯赛场出来后激动地对何舒卉老师说。

据了解,挑战杯竞赛历时数月,从校赛到省赛,每一轮都需要反复打磨内容、补充调研。在这期间,作为演讲人的刘繁胜同学总是没有自信,害怕自己在比赛当中掉链子,这时,何老师总是像强大的后盾一般安慰鼓励他。

何老师说:“团队里的学生各有特长,但也会有不足之处,我需要抓住每个人的特质‘手把手教’,在他们参赛前给他们‘打鸡血’,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在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的日子里,何老师是团队的“强心剂”。她的耐心与鼓励,总能让畏难的学生重新振作。团队在一次次突破中凝聚起力量,最终斩获省级二等奖。在她看来,老师的意义不是推着走,而是陪着闯,让学生在挑战中相信自己能行。

“三年后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面对因“考研还是工作”哭着打电话求助的李同学,何舒卉老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用一连串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未来。

“最终,她顺利考上武汉科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并成为第一名。”何老师欣慰地说。后来李同学感激地表示:“老师,当时我如果放弃了的话,我就不可能读研究生了,我以后还想去更大的城市闯一闯。”

从教多年,何老师始终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她相信,尊重学生的选择,才能让他们真正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好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成长的陪伴者。”她用创新让课堂“活”起来,用尊重让学生学会选择,用理解帮他们突破舒适区。正如学生在学校公众号里动情地写下的:“她是我心中那颗最耀眼的星……”(通讯员:宗科)

  责任编辑:黄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