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曾见证黄麻起义烽火的红土地——麻城乘马岗镇得胜寨村,暑期托管班里展开了一场别样的“能源革命”。黄冈师范学院初梦公益团队将微型科技工坊搬进乡村课堂,让孩子们手中的太阳能模型零件,拼接出属于新时代的“得胜”故事。
原理讲解:开启光能奥秘之门
在原理讲解环节,志愿者拆开微型电机,向孩子们展示内部结构,解释光能如何通过光伏板转化为电能驱动马达。孩子们好奇地触摸着神奇的太阳能板,亲眼见证阳光无需插电就能带来动力。
少年机械营:陆空协防的探索实践
四驱赛车组装区,孩子们对照图纸,有条不紊地分步组装底盘、电路和车轮。测试中,个别孩子组装的赛车失控,志愿者迅速上前,耐心指导孩子们排查电路、调校车轮,经过一番努力,赛车恢复平稳运行。课堂上,零件碰撞声与欢笑声交织,尽显探索活力。
直升机组装区:协作共克难题
直升机组装区,孩子们分组协作。一名扎马尾女孩在固定太阳能板时遇到阻碍,同组男孩主动分享经验,大家共研图纸,最终完成安装。志愿者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及时帮助解决难点,并鼓励孩子们大胆试错,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旋转的“光能勋章”:收获探索的骄傲
经过努力组装,一架架太阳能直升机和一辆辆四驱赛车在孩子们手中完美呈现。阳光下,螺旋桨旋转,赛车奔跑,孩子们自豪地举起作品,脸上洋溢着笑容。“太神奇了,阳光真的能让它们动起来!”他们兴奋地喊道,眼中充满对科技的向往。这些亲手制作的、阳光下旋转奔跑的模型,如同闪亮的“光能勋章”,成为孩子们探索科技之旅的第一份骄傲。
“每个孩子都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呵护这份好奇心,让科技的种子在乡村孩子心中发芽。”初梦公益团队志愿者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将高校的教育资源引入乡村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精彩的科技课程,让他们在科学的世界里尽情遨游。这些由孩子们亲手拼接的太阳能模型,承载着他们的科技梦想,续写着红土地上的“得胜”新章。
(通讯员:孙悦茗 汪佳睿 吕东健 周冰雁 周妍欣 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