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县域产业学院的根本在于学生满意,切实保障了学生的正当权益。基于此,学校对县域产业学院学生明确了“五个不变”:一是学生身份不变,县域产业学院学生就是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录取的在校生,与本部学生享受同等待遇,颁发同样的毕业证。二是教学要求不变,县域产业学院按照校本部标准执行教学考核,坚决不降低教学要求。三是学生管理不变,县域产业学院学生社团组织、文体活动、作息安排、奖惩规定与校本部一致。四是保障服务不变,县域产业学院的奖助学金发放、寝室配置、生活条件与校本部执行统一标准。五是组织管理不变,县域产业学院的学生组织设置、党(团)员发展与校本部同部署、同考核。
办好县域产业学院的关键在于立足产业所需,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谷城产业学院在课堂教学上,实行谷城职教中心主导公共课、学校主导核心专业课的双联动机制,定期组织示范课,定时召开教研督导会,确保“学有所获”。在实习实训上,依托谷城优质企业开展见习实习,把实训课开到签约企业的车间里,确保“学有所用”。在就业上,企业与学生逐一签订就业协议,实现“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的订单培养,并根据就业年限,由政府和企业返还学费,确保“学有所惠”。通过“三学三有”,谷城产业学院形成了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育人合力,为谷城留住了人力资源,也为谷城产业输入了智力资源。目前谷城县域产业学院学生已与三环车桥、洪伯车辆、谷城电商产业园等数十家优质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为学生提前谋划了每人不少于2个岗位的就业选择。
在成效中孵化“动力”
谷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运行一年来,得到了湖北省教育厅的肯定,也激发了谷城县政府扩大产业学院办学规模的信心。为了进一步吸纳更多外地优质人才“求学谷城、建设谷城、安家谷城”,学校与省教育厅对接,创新招生模式,专门设置了谷城校区招生专业组,将原来谷城产业学院招生范围从谷城籍考生拓展到全省。在2025年,学校谷城产业学院已面向全省各地投放200个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与装配等专业招生计划,吸引外地考生报考。这一举措,将为谷城县带来人口红利,并为谷城未来产业发展储备高素质技能人才。
谷城产业学院的成功,也进一步坚定了学校勇担公办院校社会责任、服务我市全域产业发展的决心。2025年上半年,学校多方走访调研,并与枣阳市政府、襄州区政府沟通,决定在枣阳职教中心、襄州职教中心建设县域产业学院。学校结合两地产业人才需求,分别在枣阳、襄州产业学院开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两个专业,并在2025年已面向全省投放60个枣阳招生专业组计划,投放100个襄州招生专业组计划,吸引外地考生在这两地求学就业。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实景图
“人”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跃升直接决定生产力质态,教育的本质就是人力资本增值的过程。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县域产业学院的创新之举,彰显了其“以汽车之名,服务汽车之城”的职教本色,也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扎根县域经济提供了“襄汽方案”。(作者: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 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