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安普瑞斯电芯事件在消费电子行业掀起波澜。
随着事件发酵,先是罗马仕、安克品牌多产品的召回,监管部门宣布暂停安普瑞斯部分电芯的3C认证资格,而后民航局也紧急发布新规,宣称未通过3C认证的充电宝被禁止携带上飞机,这不仅让数亿存量充电宝产品面临淘汰,更让消费者对充电宝产业链的质量安全产生质疑。
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消费电子行业在复杂的供应链体系与高度集成的产品链下,从“价格战”向“质量战”转型的必然趋势。而3C认证作为国家安全合规的底线,同时也是一种正常的行政管理机制,指引着电芯行业和消费电子行业迈向更高标准和更强透明性的方向。
(图源网络)
电芯,作为占充电宝成本60%以上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直接决定产品的安全性。
据雷科技《拥抱安全赛:充电宝行业迎来新机遇》报道中透露,安普瑞斯涉事的126280型号电芯存在两个不同结构批次,涉事批次为“V1.0”版本,“V2.0”版本依旧安全。
根据电芯对比表来看,“V1.0”版本与“V2.0”版本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正负极耳之间的距离以及极耳的布局。像“V1.0”版本的正负极耳的距离为34mm,而“V2.0”版本则是22mm;“V1.0”版本在电芯布局上,正负极耳更靠近两款,而“V2.0”版本则更居中......这些差异并非外行能辨认出来。
(图源:雷科技)
对此,雷科技根据「充电头网」往期产品拆解报告中的材料,两款使用同型号安普瑞斯电芯的召回与非召回型号充电宝产品进行实拍对比,证实了两款产品在电芯结构上确实存在不同差异。
这种结构差异,影响着电芯发热效率、极耳稳定性等核心性能的技术要素。正因如此,部分使用“V1.0”版本的产品在极端场景下出现鼓包、过热现象,在网上社交媒体上被大量网友反馈后,进而被品牌方主动召回。
而“V2.0”版本在结构紧凑、温升控制等方面更优,表现也更为稳定。以目前市面上包括小米、酷态科、绿联等使用相同型号电芯的主流品牌为例,它们产品使用的正是“V2.0”版本的电芯,所以并未出现在召回名单之中,再加上未被纳入任何安全问题通报,侧面证明产品安全问题上系有所保障。
(图源: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