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财经 >

更多外资投向中国制造

更多外资投向中国制造
2023-12-01 08:44:27 来源:新华网

“近些年我们研发的多款高精尖产品中,有不少是融合全球资源和中国智慧的创新成果。”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说,“我们不断推进创新研发,深化国产布局,已经成为拥有较多中国国产成果的跨国企业之一。仅在2023年,我们就在北京落地了PET/CT分子影像产线、在四川成都投资建设了精准医疗产业基地,还与国药器械成立了医疗设备合资公司。希望携手合作伙伴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外资企业来华兴业结构持续优化,高科技、新动能不断涌现,离不开高质量吸引外资的政策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此前印发的《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实施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配套政策。支持外商投资创新发展,鼓励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深化科技开放合作。

“中国积极促进开放合作,出台多项对外开放政策,推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优质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和中国企业共同构建起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吸引着更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扎根中国。”李大伟说,以汽车产业为例,目前中国已经全面放开汽车行业对外资准入的限制,有效促进了全球知名车企来华投资兴业,进而促进了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企业投下的“信任票”是最好的印证。第六届进博会期间,松下控股株式会社集团首席执行官楠见雄规透露,松下持续在中国扩大投资规模,近3年已在中国新设了10余个基地。松下与丰田合资的大连泰星能源有限公司作为车载锂电池的制造基地,将于今年12月开始第三期工厂量产,以增强新能源车载电池的生产供应能力。德国企业巴斯夫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到访中国时表示,中国汽车行业需求尤其强劲,公司在中国的工厂一直在增产,预计这种情况还将继续。


围绕“进、高、促、优”,继续提升利用外资水平

吸引外资,中国利好政策不断。

一般制造业领域实现全面开放,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全面“清零”……中国多次出台政策措施,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尤其在制造业领域持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为外商来华投资提供便利。

“随着我国持续压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不断优化外商投资服务体系,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部环境日益优化。”李大伟说,“以自贸试验区为例,作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重要平台,早在2021年,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就已实现制造业‘清零’。在压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同时,自贸试验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外资流向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有效促进了我国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升。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3.2%,增速远超28.3%的全国平均水平。”

着力持续扩大开放,更多政策红利在释放。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宣布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一项“全面取消”,意味着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全面放开的范围将从自贸区扩大到全国,真正从试点走到推广。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既彰显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也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外商投资促进制度、外商投资保护制度、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等外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对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作用十分突出。”李大伟说,“对市场主体而言,中国本土制造业已经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将有利于本土企业在和外资企业的深入合作与良性竞争中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进而成长为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

围绕“进、高、促、优”,中国将继续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吸引全球企业赶赴这片投资热土——

降低“进”的门槛。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将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对接“高”的标准,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规则;

提升“促”的水平,通过持续举办圆桌会议等方式,及时听取外资企业意见、回应企业关切;

进一步营造“优”的环境,落实好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将政策的含金量转化为企业获得感。(记者廖睿灵)

(责任编辑:HB06)
关键词:更多

为您推荐